文/文君
每天傍晚,常德市武陵区东江街道新安安置小区的运动场灯火通明,居民在这里打乒乓球、篮球;每到周末,“童心向党”亲子活动室,家长带着孩子沉浸其中,或读书或休闲。这样和谐而温馨的场面,得益于新安安置小区党支部创新推行“微治理”收到的成效。(11月1日 《湖南日报》)
“微治理”多以社区、楼栋、院落等“微组织”为单位,对涉及其中成员或特定群体利益的事务进行治理,弥补了传统的行政区划因地域范围大,人口多且复杂带来的治理成本高、政策贯彻不彻底的问题。
“微治理”关注于群众日常生活一类的“微事务”,将社会治理的任务落小落细,将政府管理部门、社会服务组织等多元组织协调起来,调动微组织中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提高群众对于公共事务的参与度。
在实施“微治理”过程中,新安安置小区积极开展“微服务”。这个小区党支部成立于2020年6月,该支部把为民服务作为小区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该支部把温馨调解室搬到支部,由支部党员担任调解员,为居民化解纠纷,遇到不能调解的,请求社区党委协助,共同协商解决,已累计化解居民纠纷10余起。
小区推行“微治理”,必然提高居民自治能力,撬动大民生。而增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是实现居民自治的关键一环。
“上头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小区治理是公认的社会治理难点,难就难在事情多、头绪多,资源少、工具少。解决这样的难点需要管理人员不断拓展思路、努力创新,通过“党建+”工作机制,开展“微治理”,就探索出了一条新的思路,为千家万户带来了自治、和谐的幸福生活。
来源:红网
作者:文君
编辑:陈乘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21/11/02/10355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