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芙蓉国评论丨硕士回乡“种田”,英才更有“用武之地”

来源:红网 作者:何竹梅 编辑:刘艳秋 2021-10-18 11:53:40
时刻新闻
—分享—

朝阳banner.jpg

湖南湘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的硕士生罗勇,2017年辞掉公务员当“农民”,融资800多万元创业开展智慧种植,减轻农户劳作压力的同时,为农户每亩增收200多元。他说,想为“乡村振兴和老百姓增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近日,“北大法学硕士辞掉公务员回乡种田”的视频登上各大平台热榜,该则消息也被各类媒体转载,一时间在广大网友和群众中引发了热议。有的观点认为,罗勇作为中国最高学府的“法学硕士”去当“农民”种地,属于“大材小用”。持这种观点的人,首先是思想陷入了“刻舟求剑”的窠臼。“农民”与“硕士”之间的巨大反差,在有些人的心中恐怕是根深蒂固,但那仅仅属于过去,倘若用不变的眼光来看待发展的社会,那就无异于“刻舟求剑”。“硕士”回乡当“农民”,恰恰是找到了更好的“用武之地”。

在公务员队伍中,确实不乏高学历人才,他们在不同的领域扛起了为民服务的重任。但是,“民以食为天”,作为最广阔天地的农村,承担着“食”的主责,“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发展缓慢、遇到的困难最多的问题。归根结底,阻碍“三农”发展的因素中,地理环境、人才资源和科学技术是最重要的三个方面。在近年的脱贫攻坚中,由于地理环境的制约而导致的深度贫困地区,都因地制宜地加强了基础设施的建设,正在与全国人民一道在小康路上齐步走。就目前来说,“人才”与“技术”是困扰“三农”的两大短板,像罗勇这样的年轻“硕士”,正是走到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农村是片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大有作为的。”特别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完善交通、改造人居环境固然是前提,但绝不是简单地盖楼房、修公路那么简单。千百年来,“农民”的形象就是“脸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然而,正是这样“不变”的模式,让广阔的农村发展滞后。中国人民从新中国成立“站起来”到全面小康“富起来”,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三农”。面对突飞猛进的发展,唯有让“三农”也“飞”起来,才能不负伟大的党和伟大的时代。

新闻中的罗勇,是北京大学法学院名副其实的硕士生,也是“前途无量”的公务员,但他除本身热爱农业外,更想弄清楚现在很多人都觉得“农业难做”的根本原因。这是“大材小用”吗?非也!他融资800多万元创业开展智慧种植,减轻农户劳作压力的同时,为农户每亩增收200多元,特别是借助科技的力量,将“无人机”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之中,不仅彻底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还极大地提高了种植、管理、收割的效率,开辟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发展新路。可以说,罗勇义无反顾回乡当“农民”的举措,正是体现了“好钢用在刀刃上”。

乡村振兴是“十四五”的重头戏,广阔的农村需要更多的人才,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技术。愿更多的学士、硕士、博士以及公务员朋友们,能正确看待职业的分工,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满怀热情地投入到乡村振兴的浪潮里,让“英才”更有“用武之地”,用自己的知识储备服务“三农”,在实践中找到农业发展的“难点”所在,并精准地攻坚克难,从而走出一条适合乡村发展的新路,引领乡村振兴走向诗和远方!

来源:红网

作者:何竹梅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21/10/18/1030335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