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优化国资新布局,促进地方国企高质量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余路文 编辑:陈乘 2021-09-28 16:46:55
时刻新闻
—分享—

文/余路文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大背景下,地方国企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资本功能进一步放大,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但是依然面临国资布局与结构不优,核心竞争力不突出,战略引领能力不强等诸多生存与发展的难题。当前,亟需大力推进国有资本的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和前瞻性布局,全面优化国资布局,促进地方国企高质量发展。

推进地方国有资本战略性重组

强化国有经济战略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对国有资本进行统筹规划和战略引导,构建国有资本战略规划体系,有机结合国家战略与市场需求,优化国有资本重点投资领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规划。推动地方国有资本向关系国计民生和地方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基础设施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集中,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中。制定路线图、时间表,整合、组建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推进产业类企业转型,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地方国资委-投资公司-混合所有制”三层改革模式改革落地。

稳健处理好历史遗留问题,盘活存量资产。尽快落实处置好地方国企办社会职能的遗留问题,全面落实“三供一业”改革,帮助企业瘦身健体,轻装上阵。通过行政性重组和资本市场重组相结合,将分散在各个行业、各个部门的国有资产进行产权归集,实行地方国有资产统一归口国资委管理,加强对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管理。立足地方国企现实情况,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以市场化手段大力化解过剩产能,加快处僵治困,加快处置低效无效资产,有效盘活存量国有资本。

健全国有资本形态转换机制,推动重组落地。建立健全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支持企业依法合规通过证券交易、产权交易等市场,以市场公允价格处置国有资产。将部分经营性国有资产由实物形态转变为资本形态,将部分统筹使用后仍闲置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转为经营性国有资产。推行“上市公司+”战略,综合运用股权、基金、债券等运作方式,推进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大力推动国有企业上市,使上市公司成为国有企业主要组织形式和管资本的重要载体。

推进地方国企专业化整合

着力整合产业板块,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立足地方产业实际,按照“主业归核,资产归集,产业归位”的思路,支持核心企业围绕主业,横向整合省属同类企业以及同类业务;围绕特定产业,纵向整合上下游企业业务,提升供应链竞争力,形成协同效应。按照“合并同类项”的思路开展专业化整合。加快集团母公司转化成投资公司,重塑管控新模式,打造“地方国资集团总部资本层-专业公司资产层-生产单位执行层”三级管控架构。

着力建设投资企业,搭建资本运作平台。按照培育发展优势产业使命,发挥产业调整、产业整合、产业培育、以融促产功能定位。发展产业投资企业,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国企改革发展基金,投资相对成熟产业、骨干支柱产业,参与地方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展创新投资企业,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发挥财政资金带动作用,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开展投资融资、产业培育和资本运作等,推动产业集聚、化解过剩产能和转型升级,培育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着力打造运营平台企业,优化资本运营体系。按照专司国有资本流动重组、布局调整,发挥投融资、股权运作、金融服务和资产经营功能。多渠道探索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设立成规模、成体系、具有较大规模的基金系。重点打造两类运营平台:一种是综合性平台,集聚资本,做好地方民生工程功能性投融资工作;另一种是专业性功能类平台,建议重点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专业性平台企业建设。

推进地方国资国企前瞻性布局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专业化优势。立足当地产业特色、区域资源和人才优势,将工业互联网作为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关键路径,有力促进制造业数字化改造与转型,深度推进供给侧改革,实现提质、降本、增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链深度融合与发展。通过知识、技术、管理和数据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赋能传统产业以数字经济内涵,推动新经济形态的快速发展。

深度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未来领先优势。按照差异化战略思维,结合资源禀赋和现实条件,有选择性地深度布局新基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沿性技术、颠覆性技术、黑科技,通过客户需求和技术创新双轮驱动,形成创新突破和带动效应。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重大攻关,努力实现技术应用的重大突破。在新上深度发力,培育独角兽企业,实现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型。

着眼长远发展竞争态势,打造逆周期优势。大部分产业都具有典型的周期性,跳出短期的需求驱动范式,从全球范围、更长时间、更宽产业来思考战略性布局。针对传统周期性产业,应跨越工业化的逻辑,甚至规避互联网思维的逻辑,正确理解数字化逻辑布局产业发展。跳出短期的经济效益,从长远的战略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考虑,充分估计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负面影响,高度重视产业链上游环节的布局,打造超级备胎。

不断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战略性重组化解以往历史问题;深度专业化重组,着力解决当下供给侧问题;通过国资国企前瞻性布局,打造未来可持续发展竞争力。通过充分激活劳动、资本、土地、技术与知识、管理、数据等要素之间的耦合与创新,不断融合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优势,促进地方国企高质量发展。

(作者余路文系株洲新芦淞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来源:红网

作者:余路文

编辑:陈乘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21/09/28/1020871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