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芙蓉国评论 | 汲“红色”之力,答好新时代答卷

来源:红网 作者:唐笑 编辑:刘昱 2021-09-19 17:13:08
时刻新闻
—分享—

db4dc42645e146ccb5d29e3cb6240640.jpg

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湘考察,第一站就到汝城沙洲瑶族村参观“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接受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在听取省委省政府汇报后,叮嘱湖南“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在新时代,讲好富含革命精神的红色故事,更能激发全国人民披荆斩棘、奋勇前进的磅礴之力,答好新时代答卷。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年仅28岁就慷慨就义的夏明翰在刑场上留下的绝命诗,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众所周知,百年党史上,湖南是伟人故里、将帅之乡、红色圣地,是中国共产党初心的重要萌发地和创建的重要策源地,被誉为“革命摇篮,伟人故里”,也是全国党性教育优先阵地,已经成为党员干部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的红色资源,自觉追寻精神密码、传承红色基因的精神财富。

重温历史,就是要追寻红色足迹,从中愈加坚定理想信念。广大党员要从党的历史中寻找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思想密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广大党员干部要从百年党史“教科书”中品味真理之甜、感悟公理之德、培铸理想之念,不仅要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拥护者,更要争当播种者和践行者,以“赶考”的清醒,用一生的坚守践行誓言之诺、答好初心之问。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九州大地迎来了沧桑巨变,中华儿女迎来了幸福生活,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看万里江山赤旗高扬、听中华天地颂歌高唱,我们心中满是豪迈。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就要不断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精神,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去践行初心使命,主动作为,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办到实处,办到人民群众心坎里。

红色基因是最强大的力量,激励着我们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前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党史学习教育,要把这些宝贵的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用薪火相传的忠诚基因、奉献基因、奋斗基因,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干部队伍。“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百姓朴实之言,凸显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为此,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就要全力以赴继承和肩负党的为民事业,以实干与担当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夯实党的执政之基。

用红色血染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历史最深的刻度,我们必须在传承红色基因的赶考路上更加清醒,时刻牢记:走得再远,都不能忘我们从何而来。让我们更加义无反顾、坚定地走在革命先烈探索的伟大道路上。


来源:红网

作者:唐笑

编辑:刘昱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21/09/19/1018166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