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人用人是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是换届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全国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已陆续展开,必然会为地方发展带来新契机、注入新活力、激发新动能。
战鼓已擂响,号角正催征。本次新一届领导班子任期与“十四五”高度契合,他们是把“十四五”规划部署落实到基层的直接组织者、推动者,使命特别光荣、责任十分重大。广大党员干部要正确对待组织安排,讲政治、顾大局、守规矩,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心无旁骛地投身党和人民伟大事业的火热实践中去。
群众眼睛看得“清”,要践行为民服务宗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老百姓心里有杆秤。领导干部的政绩是大是小,是否为老百姓提供方便、带来实惠,人民群众最有体会、最有资格评价。对于那些对人民群众有真挚感情、熟悉了解基层情况、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党员干部,组织上要认真筛选、举荐物色,让其获奖励、得提拔、受重用,使其工作更有盼头、服务更有劲头、干事更有奔头。群众的“人缘口碑”就是干部的“精准画像”,只有那些始终把群众利益高高举过头顶,坚持以高度的责任担当为民办事、为民造福的忠实实践者,才能赢得群众最大支持。因此,党员干部必须坚守人民情怀,站稳人民立场,坚决不搞“假大空”和“虚假政绩”,多打“民生算盘”少打“个人算盘”,以实干实绩确保各项工作与民心民意合拍。
自身腰杆挺得“直”,须廉洁从政公正处事。“廉者,政之本也。”廉洁从政,秉公用权,是我们党在长期奋斗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也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开创了正风肃纪反腐新局面。当然,反思一些落马干部的案例也不难发现,他们往往不仅经济上腐败,而且存在权力“病变”,主政之地官场污浊、邪气横生,影响一方风气、带坏一些干部。这些反面事例无不告诫着我们,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党性修养,并不会随着党龄工龄的增长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若是在名与利、权与欲面前丧失了底线、逾越了红线,陷入贪污腐化的深渊、跌入违纪违法的陷阱也就成早晚之事。因此,党员干部必须恪守清正廉洁的为官从政之道,在任何时候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要珍惜组织赋予的平台和机会,强化自我约束、自我修炼、自我改造,在“糖衣炮弹”、诱惑考验面前“我自岿然不动”,为树好新时代党员干部形象,不断增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而努力奋斗。
组织任用选得“准”,应信赖组织依靠组织。“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公正用人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组织路线上的体现。如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的赶考路。尤其要用好选人用人导向这根“指挥棒”,以激发干部干事创业、实干兴邦的热情。正如当前有干部表示,在换届期间受组织提拔重用感到意外,这表明以前“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的沉疴毒瘤已经失去了土壤、失去了通道、失去了市场。也再次说明,只要干部始终把心思花在干事上,把力气下到落实上,把本事用在创业上,吃苦不叫苦、干事不避事、负重不怕重、担责不塞责,党就决不会亏待这些“干将”“闯将”,也决不会让妄想“带病提拔”的个别干部图谋得逞。当然,组织在考察识别干部时也应“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要深入群众识别干部,着重考察干部对重大问题的思考、对群众的感情、对待名利的态度以及处理复杂问题能力。要“瞪大眼睛、拉长耳朵”考察干部,让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大任务一线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干部心齐、气顺、劲足,党和人民事业则必然稳步发展、阔步向前。
来源:红网
作者:卢默民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