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央组织部决定,对在县(市、区、旗)委书记岗位上取得优异成绩的于长辉等103名同志,授予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予以表彰。这批受表彰的优秀县委书记成为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的好榜样,激励着千千万万党员坚守人民情怀,砥砺担当精神,锤炼过硬本领,保持清廉操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郡县治,安天下”。县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县委书记就是“一线总指挥”,他们一头连着党中央,一头连着平头百姓,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虽然说县委书记的级别不是很高,但是具有标杆性。县委书记的形象,代表着党的形象;县委书记的威望,代表着党的威望;县委书记的作风,代表着党的作风。新时代最需要什么样的县委书记?老百姓的选择是“心系百姓,与百姓同甘共苦的县委书记”。
老百姓最需要焦裕禄式的好县委书记。焦裕禄同志“心里装着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他雪夜访贫问苦,挽着裤腿下乡种泡桐治盐碱地;他严守党纪党规,从不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和子女、亲属谋取任何好处。因为儿子看了一场白戏,他引以为戒、防微杜渐,亲自起草《干部十不准》,规定任何干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搞特殊化;他生活简朴,始终以百姓装束出现;他顶着严重肝硬化,一心扑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上;他与老百姓心贴心、心连心,仿佛就能用手触摸到……学习焦裕禄就要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引导当地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
老百姓最需要杨善洲式的好县委书记。1988年3月,杨善洲退休了。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他选择了另一种活法。这是一次还债,也是最后的报恩。杨善洲说服了家人希望他回家团聚的愿望,留下一句滚烫的话:“我是一个共产党员,说过的话就要兑现,我要回大亮山种树去!”22个寒暑过去,大亮山林场人工林面积达5.6万亩,经济价值超过3亿元。2009年,82岁的杨善洲把大亮山林场的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施甸县政府决定奖励杨善洲10万元,被他当场谢绝。经再三劝说,他接下了保山市委市政府奖励的20万元,捐出16万元用于公益事业,仅余4万元留给他一生愧疚的老伴。杨善洲一辈子辛劳,忙的是公家的事、老百姓的事。他说,“作为党员,不能光想着自己、光想着钱,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学习杨善洲精神,每一个党员干部都需要给自己的精神和信念“补补钙”。
老百姓最需要王伯祥式的好县委书记。一位已离开县委书记岗位18年的老同志,只因在任5年半的工作,被当地干部群众滔滔不绝地讲述他在位时给老百姓办的好事,委实令人感叹。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他做县委书记时,扑下身子、一门心思为百姓谋利,“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他从寿光离任时,一辆130小货车就拉走了他一家的全部家当,他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爱戴,他在位时的工作业绩经受了时间和实践的检验。这与当下一些干部热衷于立竿见影“面子活”,热衷于“短平快”政绩工程,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形成了鲜明对比。老话说“政如农功”,就是说为官干事,也要勤耕善作,不能急功近利,这对当今一些领导干部仍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政声人去后,百姓论是非。现如今,老百姓最希望的,是县委书记们与百姓心贴心、感情深;清正廉洁、没架子;不说空话、干实事;心系百姓、解疾苦;求真务实、不摆谱……这样的县委书记,才会受到老百姓的衷心拥护和爱戴。
来源:红网
作者:朱波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