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用好“时代密码”,讲好讲活党的创新理论

来源:红网 作者:胡辉 编辑:陈晓丹 2021-06-09 17:23:03
时刻新闻
—分享—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值此建党100周年之际,回望来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和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我们又怎能忘记?

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价值、党史学习教育的时代意义、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一系列时代之问要如何才能讲好讲活?近日,红网推出的“解读百年辉煌的时代密码”系列理论文章,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解读。

引人入胜,把理论讲深讲透。要想深入浅出地传播深刻的理论,离不开扎实的学术功底。这一系列评论,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从学理上深刻提示、透彻阐释,将基本原理变成了深刻道理,达到了引人入胜、启人智慧的效果。如,在《树“大历史观”立中国自信》中,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出发,通过在历史长河中、在时代大潮中讲好中国故事,到在全球风云中坚定中国自信,旁征博引,为我们探寻党的百年思想和实践智慧,坚定了信心与斗志。

以小见大,让理论更接地气。内容永远是理论宣传的根本所在。长期以来,理论宣传的一个“痛点”就是与现实脱节,让“听者不爱,说者无奈”。相比其他创新理论文章,红网这一系列评论更多了一些“烟火气”。如,《树“大历史观”立中国自信》中以港珠澳大桥、中国抗疫,见证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重要角色;又如,《承红色基因 书潇湘篇章》,以毛泽东和蔡和森、袁隆平等湖南人的故事深刻诠释潇湘红色……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让理论宣传文章更有吸引力、影响力,也更有引领力。

贴近实际,激发情感共鸣。青年是一个国家最为活跃、最有生气的力量,赢得青年就是赢得未来。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媒体要善于抓住当代青年深入思考和重新认识个人与国家关系的契机,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也为青年一代干事创业指明方向。如红网《汲党史精神 创时代辉煌》一文,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引领科技强国建设、绘就乡村振兴图景、涵养文化强国紧密结合,说理又陈情,消除了青年人的距离感,放大了他们的共情感受,从而也提高了理论宣传的亲和力和渗透力。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思想就是力量,回望百年辉煌,我们期待,多一些一线视角,少一些照本宣科,党的创新理论才能不断出彩出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磅礴动力。

来源:红网

作者:胡辉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21/06/09/948483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