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违反规定的,按程序先停职检查,再视情节给予组织处理或者党纪政务处分。”日前,湖南省纪委监委公布“十严禁”纪律规定,坚决制止违规吃喝行为,严防吃喝风隐形变异、反弹回潮。
常言道“毛毛雨打湿衣裳,杯杯酒吃垮家当”。一直以来,违规吃喝是广受诟病的贪腐问题之一,也是群众最常见、最反感的“不良作风”。在不少党员干部的心目中只有贪污受贿才是犯罪,没有装入腰包的公款吃喝、违规吃喝不算腐败。未曾想,违规吃喝玩乐之歪风,如果成为不良社会风气、官场陋习、潜规则的“代言人”甚至成为腐败的“导火索”,就会直接损害党的形象,影响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细细研读“十严禁”,让人不免为之眼前一亮,这说明对整治违规吃喝出拳更重、更有力。
其实,一直以来对于违规吃喝不乏各项规定,然改头换面、变换手法的“四风”问题仍不绝于耳,究其原因,无不凸显利用公权力谋取个人享受或利用公款进行不正当交易而已,是钱、权和人,是职务腐败、权力渎职在作祟罢了。可见,如果不能把权力关牢关紧,是无法斩断不正当的官商勾肩搭背、不正派的官场人脉交际、不正常的人情买卖求人之风下的吃喝暗流。无疑,公布“十严禁”纪律规定,是从源头上防止违反“十严禁”问题的发生。但笔者以为,遏制心存侥幸者对“十严禁”“下有对策”,尤需“严禁实”,压缩“罅隙”的生存空间。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需要意识到的是,无论是严禁以各种名义违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的宴请,还是严禁以请示、汇报工作等名义违规宴请上级单位工作人员,抑或严禁以伪造接待公函、虚列接待事项、虚增接待人数等方式公款吃喝等,“十严禁”纪律规定都可能在执行过程中“打折”,存在“自由”裁量。在此之前湖南省纪委监委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违规吃喝问题集中治理,并对100件“四风”问题线索挂牌督办,虽然纠治“四风”力度不减,也说明“十严禁”贵在严禁要“实”。
徒法不足以自行。当然,对权力的“越界”监督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法规制度再健全、再完备,禁令再严格,最终还要靠人来执行。这也再次说明,要解决违规吃喝这片丛林的生态问题,除了坚持治病树、拔烂树外,更要增大行政权力运行透明度,增大政府对公共资源配置的决策过程的公众参与力度;增大预算约束力度和预算外资金的约束力度。同时,如果靠“远水来解近渴”,难免让监督“杯水车薪”,不能形成有效监督。所以,“十严禁”要落地,更得制度落实,监督接地气,让干部群众了解,广泛参与,形成监督的无缝对接。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严禁一小步,迈出作风建设一大步。在高压态势下,“十严禁”整治工作固然很好,但“宿疾难医、顽症难克”,难保“违规”行为不变换花样,穿上“隐身衣”、躲进“青纱帐”。笔者相信,只要密织监督“隔离带”、久久为功,对发现的每一个案件落实和完善,让制度长上牙齿,定能维护好舌尖上风清气正。
来源:红网
作者:鱼予
编辑:唐盈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