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弘扬五四精神 争做有为青年

来源:红网 作者:陈觉 编辑:唐盈 2021-05-02 13:53:50
时刻新闻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考察清华大学时深刻地指出,只有心怀“国之大者”,才能担当民族复兴重任,寄语“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最近在广西考察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对乡亲们说,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对群众生活念兹在兹,彰显了人民至上的领袖情怀。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胸怀“国之大者”,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使命在身,重任在肩。

值此“五四运动”102周年之际,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做到“四让”,弘扬五四精神,敢于担当、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不懈奋斗者。

弘扬五四精神,让理想嵌入恢宏的“高度”。五四精神是爱国精神,近百年来,激励着无数青年志士挥洒热血、担负重任、牢记使命。五四精神昭示我们:青年的前途与国家命运水乳交融、密不可分。青年要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熔融合一,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使“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不断从远大理想的“宝库”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将事业的第一步定格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在实践的淬炼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青年在自己追求进步与光明的同时,要大力传承健康向上的家教家风。如果说“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曾激励着一代青年人积极向上,那么,当其被赋予“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勇于奉献”的新生命力后,更成为千千万万当代青年成长成才路上不可或缺的指明灯。

弘扬五四精神,让情感输入血肉的“厚度”。五四精神涌动着人民的力量,充分体现了群众路线的生命力和推动力。作为新时期的青年干部,时刻将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有情感是新时代青年干部的立身之根。根在人民、源在百姓,青年干部只有扎根基层跟老百姓在一起,做到时刻为民服务,成长成才的根须方可深入大地,汲取蓬勃向上的力量。“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疾苦忧于心”。身为青年干部就应该具备“为民”情怀,要始终带着“为民”的情怀,捧着一颗真心,带着真情,做群众路线的践行者,急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求,解群众的所忧所困所难,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记在心上,真正将群众的问题当成是自己的问题来解决,做一名对群众有感情、善做群众工作、受群众欢迎的青年干部,实现五四精神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对接”,有效融合、双重丰收。

弘扬五四精神,让岁月融入苍茫的“广度”。青年干部的青春都渲染在基层广阔的天地,履行着党密切联系群众的“神经末梢”的作用。基层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事务繁杂,条件艰苦,作为青年干部,要时刻正视自己的青春,自己的责任。“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选择了基层,就应该心在、身在、志在,将基层视为成长的丰厚沃土和广阔课堂,积极投入到基层建设的实践中去。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在难事急事的经历中经受摔打,主动、自觉到艰苦的环境中、繁重的岗位上去锻炼成长,锤炼过硬本领,用自己的担当与责任为党和国家事业分一份忧,用知识和能力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献一份力,用才华和热血为改变基层落后面貌担一份责,以饱满的精神、青春的能量、务实的态度和不懈探索,使青春在基层天地生养、在一线饱满、在群众心头绽放出“遍地花”,最终成就一番辉煌的事业。

弘扬五四精神,让责任注入炙热的“温度”。青年人代表的是一种担当、一种时代的气场、一种铮铮硬气。担当之于青年,犹如钢铁之于大厦,磐石之于高山,显得尤为重要。青年干部是青年群体中的先进代表和中坚力量,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继承和发展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使命。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时代,历史变化如此深刻,社会进步如此巨大,人们精神世界如此活跃,对党员干部尤其是青年干部提出了新的使命要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不仅要有“山登绝顶我为峰”的气魄、“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豪情和“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远志,更要有敢于担当、敢于负责、奋发有为的精神,才能做到不负重托、砥砺前行,才能在繁杂的工作生活中体现出一名“好干部”所应当具有的政治品格。遇顺事不骄,遇逆事不颓,才能持之以恒,以坚强的意志和广阔的胸怀直面挫折和困难,认真反思总结、积极谋略规划,为下一次的成功打造最为牢固的基石。

来源:红网

作者:陈觉

编辑:唐盈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21/05/02/925712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