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入狱、不到九岁牺牲、没尝过糖的味道、收到最好的礼物是半截铅笔……小萝卜头的故事,令人感动和泪目。
穿越时空的跫音,在那个一片黄、一片黑暗的年代,普通孩子的童年充满了黑色和凋零。小萝卜头一生的写照,正是当时一个普通孩子的生存反射,也是一名革命战士为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诠释。拿新时代中国来说,九岁孩子正是健康学习、快乐成长的大好年纪,或熏陶在温馨校园、或沉浸在热闹游乐场的大好时光。所谓,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正衣冠。再读“小萝卜头”,让我们感慨万千、感动不已,有很多很多需要当下铭记。
近代中国饱受列强侵略,国家积贫积弱,百姓水深火热,无数革命志士前赴后继,为挽救民族危亡、劳苦大众,敢于牺牲、勇于斗争。“小萝卜头”正是其中一员。他们舍生忘死、义无反顾、百折不挠,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精诚同心,建立了新中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人民群众日益过上美好生活。再读“小萝卜头”,首先就是铭记感恩、学会感恩,感恩我们的党、祖国和人民,以及为伟大中国贡献牺牲的一切英雄,没有他们哪来这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以及欢歌和笑语。
党的一百年,是辉煌壮丽、波澜壮阔的一百年,为什么党能够一百年历经惊涛骇浪依旧闲庭信步、乘风破浪前行?答案正在于有如同“小萝卜头”一样追求远大、信念崇高、理想伟岸的人,他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坚信唯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有的高歌悲壮“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有的铁骨铮铮“敌人能砍下我们的头颅,绝不能动摇我们的信念”,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慷慨赴死的精神,铸就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和红色基因。再读“小萝卜头”,正是要铭记红色基因、铭记红色故事,让党的精神血脉代代相传。
胸怀伟业,风华正茂。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建立的改天换地、再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百年大党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始终没有变。从近代中国到新时代中国,无数仁人志士、革命烈士、英雄人物,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个人孜孜追求的使命,这里面蕴藏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风骨和崇高品质。“小萝卜头”饱尝了黑暗腐朽统治之苦,也告诫我们珍惜当下、奋发前行,接续奋斗为建设更加富强、民主、和谐、繁荣的现代化中国贡献新作为。所以,再读“小萝卜头”,正是让我们铭记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每一个红色故事,都是打开一段历史的最好营养剂,值得当下每一个人细细品读和咀嚼。铭记那些形象高大、精神闪光的人,更是铭记那些人承载的信仰力量、传递的使命担当,从他们身上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为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勇毅作为、奋发向上、勇毅开拓。
来源:红网
作者:段官敬
编辑:唐盈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