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试论高校文科学报的思想政治担当

来源:红网 作者:陈曦 编辑:陈晓丹 2021-02-24 23:28:49
时刻新闻
—分享—

高校文科学报是反映我国文科学术成就,特别是高校文科学术进展的重要展示平台。高校文科学报是学术重要平台,但同时,应充分认识到高校文科学报承担着党和国家政治安全的重要职责。

一.高校文科学报在党和国家政治安全中的地位与责任

高校文科学报虽然是文科学术期刊,但不同于一般文科综合期刊和专业期刊,它以发表高校教师的学术论文为主,是高校教师思想信仰表达和学术耕耘的园地,也是教师的精神家园。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国高校的鲜明特征和新发展阶段的学术优势。旗帜鲜明讲政治才能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彰显我国的制度优势和学术优势。

始终坚持高校文科学报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和阐释的高地。系统传播和深入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价值追求不仅是高校文科学报的重要职责,而且要作为传播和阐释的高地来认识和定位。牢牢把握高校文科学报是深入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阵地。高校文科学报要把深入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新时代的精神旗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重大任务,并使自己成为深入阐释的重要阵地。

充分彰显高校文科学报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的政治引领和思想支持的重要功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新发展阶段的根本任务,高校文科学报要在政治上、思想上、智力上提供强大支持。准确定位高校文科学报在综合性文科期刊乃至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政治和学术的领头雁地位。高校文科学报是高校教师学术精品发布的平台,要把自己定位为在整个哲学社会科学期刊中守卫党和国家政治安全的领头雁。

二.当前高校文科学报在守护党和国家政治安全中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高校文科学报是学术重镇,也是政治建设的重镇,政治安全的风险也会在学报中反映出来。这主要表现为:对新发展阶段党和国家重大战略方针和部署阐释不力,甚至误读。阐释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是高校文科学报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学术任务,一些高校学报以专注学术为借口,丧失了社会主义办刊目的和功能,不仅回避对党的重大方针政策的阐释,甚至对于一些误解、误读听之任之,造成严重的负面效应。西方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支配一些作者和作品,“四个自信”薄弱。长期以来,国内一些学者把西方学术体系作为规范性体系或正统,用西方话语体系解释中国问题和世界问题,缺乏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和学术自信,这在高校文科学报上也有所反映。今后一个时期,这种问题仍会发生,对于树牢“四个自信”,构建中国特色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有不利影响。

与此同时,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在高校文科学报中时有出现。自由主义、虚无主义在自媒体上表现积极,但也会在学术论文中以学术的名义出现,发表在文科学报上,对党和国家关于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判断和历史决定造成冲击,形成社会分裂。一些国内外错误社会思潮隐性地在高校文科学报渗透。国内一些学者把这些错误社会思潮以学术论文的名义隐性地发表在学报中,如果不重视,将危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新发展阶段高校文科学报在党和国家政治安全中的担当

新发展阶段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任务繁重、责任巨大。党和国家对于政治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文科学报的担当作为首先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编辑队伍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提高编辑队伍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是确保高校文科学报在党和国家政治安全中的责任与担当的最有效的方法,而学习、掌握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最根本的保证。

发挥高校文科学报的政治引领功能,积极引导作者、读者对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学报在办刊方向、栏目设计、选题导向、内容审核上要充分发挥学报的主导性功能,把对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贯穿到办刊全过程,形成编辑、作者、读者的核心价值共同体。建立严格规范的政治责任落实制度,在增进党和国家政治安全中担当作为。制度是保证党和国家长期政治安全的有效措施,建立学校党委书记、分管领导、期刊社负责人、主编、编辑队伍分层、分类的政治责任的明确、细化、规范制度是必然要求。责任制度还要求包含落实、检查、监督、考评等内容。

加强高校文科学报平台建设和创新,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统一思想,提高编辑、作者、读者的政治站位。期刊平台建设是推动刊物编辑、作者、读者之间沟通的重要抓手,在平台的内容、风格,特别是政治安全意识和价值导向上有较大的创新空间。通过政治安全专题专栏的设计,在不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锤炼编辑、作者的本领。高校文科学报是以弘扬学术为主要目的的园地,蕴含丰富的思想和价值内涵,新时代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将在学术表达中反映出来,因此,学报应主动作为,将伟大斗争与学术探索紧密结合起来,并不断提高斗争本领。

(本文作者工作单位:扬州大学学报编辑部)

来源:红网

作者:陈曦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21/02/24/904243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