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潇湘长卷,在干货满满的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徐徐描绘。“稳、进、高、新”精彩神笔,勾勒出现代化新湖南崭新蓝图。
长风万里稳行舟。在湖南政府工作报告中,“稳”字贯穿通篇,是串联起过去、今天、未来的关键主线。
生产领域,先进制造业“铁骨铮铮”,粮食总产稳定在600亿斤左右;市场方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10个月稳步回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科创领域,科技成果厚植殷实“家底”,内陆开放坐标层层拔高;农村方面,蹄疾步稳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稳慎推进,乡村振兴全面起航……从城市到农村、从产业到农业,从市场到科创,在潇湘经济社会的“大盘子”里,呈现出一派“稳”的景象。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本盘稳定,根基扎实,既有利于巩固好历史成就,又为实现新的更高发展打牢基础、创造条件。向远看,不论是擘画好“三高四新”宏伟蓝图,还是奋斗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经济成效更好、创新能力更强、改革开放更深、文明程度更高、生态环境更美、生活品质更优、治理效能更佳”的湖南目标,都离不开坚实而稳定的根基。
在湖南的发展逻辑中,“行稳致远”始终是矢志不移的追求目标。有了“稳”的根基,经济大厦才会更高,航船才有动力奔向更远,湖湘人民的幸福才会更加多姿多彩。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湖南政府工作报告对过去成就作出客观评价,对未来寄予更高期待。
鸟瞰这片活力满格的大地,经济、社会、民生各领域呈现出“稳”的基本面,与此同时,还迸发出“进”的势头。
项目建设强力推进,技术攻坚加快推进;中欧班列运营能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透过政府工作报告,我们在看到“稳”的姿态的同时,更加看到了一个勇开“顶风船”,积极谋进、善于求进的“奋进湖南”。
以哲学思维观之,“进”就是变量。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生进步的,就是“正向进”,要追求“正增长”;有碍于发展,加重基层负担的,对那些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就要“反向进”,实现“负增长”,于一“升”一“降”中实现新的整体增量,造福全省民生福祉。
目标就是动力,前途就是未来。政府工作报告深刻指出,要找准“进”的方向,全领域、全方位、全过程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布局“进”的路径,全省满怀自信地提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以上,城镇新增就业7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与全国一致等奋斗目标。一组组充满奋斗热情的数据,勾勒出全省未来的“增量”图景,令人期待,充满斗志。
不论是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决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非急需支出,还是减轻基层负担,为能扛重活、善打硬仗的干部加油鼓劲……政府工作报告以降低支出、减轻基层负担等方式为“正向进”赋能赋智,蕴含其中的“以减促进”的哲学智慧值得细细品味。全省各地方各行业领域都要分清经纬,该增的坚决有力增,该减的坚定不移减,以“增”和“减”的有力协作,锻造出一个乘势而上、行稳致远的现代化新湖南。
欲与天公试比“高”,湖南的自信和底气在创新创造中泉涌。
有稳有进是常态,“高原”“高峰”兼备是状态,企及“顶峰”是姿态。奋斗“三个高地”使命任务,必须步步为营、实质性推进。实际上,从发展的坐标来看,湖南在多领域领跑中部、领先全国,特别在机械制造、航天科技等“高精尖”领域独占鳌头,被称为“重工三虎”的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等重磅企业名列全球50强;在升天、入海等科技重器上,湖南从未缺席;杂交水稻屡破纪录,造福全世界……湖南高地在奋进中锻造,在远航中标注。
驶向更加精彩未来,湖南的这股“争一流、创最佳”的不服输精神弥足珍贵,“干就干最好”的逐梦姿态仍需持续保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创新中国,活力湖南。在湖南政府工作报告中,处处体现出“新”的气象。
取得新成效,迈出现代化新湖南建设坚实步伐,确保“十四五”开局之年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是全省上下的共同任务。顶层向未来指路,对未来把脉,基层仍需在事关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核心技术、实体经济振兴、自贸区首创性、集成性、系统性、链条性改革等全领域实干苦干勤干巧干,闯出新路子,取得新发展。
潮涌千帆竞,奋楫正当时。稳、进、高、新,四字一体,相互促进、互相作用,勾勒出崭新的潇湘奋斗图景。精彩的过去靠奋斗创造,期待的未来依然要靠奋斗描摹。过去已去,未来已来。奋楫吧!湖南,精彩未来必然在勤劳奋斗的湖湘人民手中鲜活创造。
来源:红网
作者:周军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