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屋场会”奏响乡村治理“大合唱”

来源:红网 作者:婧蓝 编辑:陈晓丹 2020-12-23 16:46:22
时刻新闻
—分享—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湖南各地的“屋场会”作为乡村治理的创新方式,得到了广泛关注。聚焦一场场“屋场会”,可领悟治国理政中的“群众密码”。

“屋场会”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创新之举,架起了干群之间的“连心桥”。“屋场会”让干部和群众近距离围坐在一起,拉家常、议村事,既是群众倾倒“苦水”、提出好建议的重要渠道,也是干部倾听民声、顺应民意的“开门会”,在思想的碰撞和观点的交锋中,化解民生难点、痛点,燃旺乡村治理的炉火。不难看出,“屋场会”是一种依靠群众、为了群众的服务新模式,奏响的是乡村治理的“合唱乐章”,凝聚乡村治理的“同心圆”。

站稳人民立场,群众成了“屋场会”的主角。“屋场会”是一种服务群众的创新模式,要让干群心贴心,凝聚合力,尤其需要以人民为中心,让屋场上的群众当主角。“屋场会”关乎群众切身利益,既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事,也要用接地气、冒热气、群众听得懂的话来和群众沟通,才能把准群众问题的“脉搏”,集思广益,为解决问题提供更多的“智慧锦囊”。

创新联系方式,共商成了“屋场会”的主题。“屋场会”与一般的联系会相比,不限形式、不限时间、不限内容、不定调子,能够更大程度地把群众心中的问题和不满“挖”出来,采取民主协商的方式,共同商议问题解决。在真正的碰撞中,体现出解决问题的真态度、一心为民的真诚意,让共商良策成为解决问题的理性方式。

为了群众满意,服务成为“屋场会”的初心。始于群众满意,终于群众满意。“屋场会”并非是表面上的热闹,更有群众的满意,这就需要作好服务,让群众尝到甜头,这是“屋场会”的初心。要让“屋场会”更好地服务群众,就要让“屋场会”常态化,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让这条“连心桥”更加稳固。

一场场“屋场会”碰撞出乡村治理的思想火花,一场场“屋场会”让群众的幸福感更浓,一场场“屋场会”让基层焕发新的气象,既成为宣传教育的好模式,也成为化解矛盾的新路径,密切了党群关系,化解了难题,赢得了民心。

来源:红网

作者:婧蓝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20/12/23/874508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