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作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决策,给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带来了最重大、最直接、最实惠的历史机遇。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一定要牢牢抓住这个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为湖南整体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发挥“桥头堡”作用。
一、要提高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自觉性
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意义的高度概括,也是统一认识的根本宗旨。
为了把党中央的重大决策落实到基层,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不是一个一般的经济发展问题,而是一个重大的政治站位问题。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态度问题、认识问题,也不是一个一般的态度问题、认识问题,而是关系到是否坚持“四个意识”、是否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重大原则问题。因此,区域内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同志,特别是党政一把手,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不要掉以轻心。要站在增强“四个意识”、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高度,紧跟党中央的重大决策,积极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传导压力、积极作为,力争为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区域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不仅是关系到整个长江流域的发展大计,也是关系到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长江经济带幅员广阔、资源丰富,是经济实力雄厚且增长潜力巨大的区域,是中国经济的命脉和脊梁。长江经济带横跨11个省市,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1%、人口的40%、经济总量的45%,拥有全国40%的可利用淡水资源、约1∕5的湿地面积、约60%的淡水渔业产品,拥有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世界知名城市,具有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长江经济带的健康高效发展,对新常态下全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具有支撑作用和带动作用。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是长江经济带特色鲜明的组成部分,是湖南融入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板块,万里长江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腹地穿过,八百里洞庭凭“三口”和城陵矶吞吐长江,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最直接、最实际、最重大的历史机遇,也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当。各级地方政府一定要把思想认识高度统一到党中央的重大决策上来,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上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要满腔热情、敞开胸怀,拥抱长江经济带,积极、主动、自觉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
目前,在实际工作中还有一些模糊认识。一是片面性认识。一方面认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就是不要发展了。另一方面认为,要加大长江开发,不付出环境代价是不可能的。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都是没有辨证看待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都是与党中央的精神不相符的。党中央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是作为一个前提、作为一个规矩,是为了防止一哄而上,乱开发、乱排放,造成新的生态环境破坏,但并不是不要发展。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的重中之重、活力所在,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如果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一个太湖的污染治理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如果整个长江、洞庭湖、鄱阳湖全都污染了,还能修复吗?所以,只能强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高效发展、可持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这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必须正确认识、全面理解。二是有畏难情绪。认为长江流域范围广,环境保护欠账多,资金短缺,污染治理难度大,流域联动难协调。三是主观能动性不足。有的在徘徊观望,等待上级指示,等待财政拨款,观察左邻右舍的行动,主观努力不够,这些都是与党中央要求不符的。必须尽快端正思想,统一认识,紧跟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因地制宜,主动对接,敢于担当,有所作为。
二、要找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位置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是长江经济带的组成部分,我省境内163公里的长江岸线,全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内。长江经济带发展离不开洞庭湖区域,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更需要长江经济带发展。为了牢牢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促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必须全面把握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目标,找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位置。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要根据《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具体要求,找准自己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位置。
洞庭湖是长江流域生态大系统中的“双肾”之一。“生态更优美”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目标要求之首。“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基本规矩。保护好长江的生态环境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中之重,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中,洞庭湖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与鄱阳湖共为长江生态保护之“双肾”,作为“双肾”之一的洞庭湖,直接关系到长江中下游的水安全和生态安全。洞庭湖流域范围广,南纳湘、资、沅、澧,北接荆江“四口”,占长江流域总面积的14%,入湖径流量为长江中游径流量的46%,是长江蓄洪补枯的重要调蓄湖泊。洞庭湖湿地面积大、类型多,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人工湿地近百万公顷,占全省人工湿地面积的32.4%,湖泊湿地近40万公顷,占全省湖泊湿地的93.5%;有国际重要湿地4个,国家级重要湿地2个,省级重要湿地5个,总面积达50多万公顷;国家自然保护区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7个,县级自然保护区6个,总面积达56万多公顷;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3种,被世界自然基金会认定为全球200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在洞庭湖区域内,还有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28个,森林覆盖率在40%以上。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对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保护好长江流域生态大系统的“肾功能”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职责。
洞庭湖是长江“黄金水道”上的重要节点之一。“交通更顺畅”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长江“黄金水道”是贯通祖国东、西的大动脉,是我国交通的主要通道。“黄金水道”贯穿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通过洞庭湖与我省“四水”流域相连,构成纵横水网,通航里程近5000公里。岳阳城陵矶港是长江中游十分重要的深水良港和水陆交通枢纽,是全国28个重要内陆港口之一。区内还有霞凝、常德、津市、益阳、南县、沅江等内河港口,年吞吐量达2亿多吨。通过长江黄金水道和洞庭湖水网还可与区域内的京广、焦枝、石长铁路,京广高铁,京珠、沪昆、杭瑞高速公路纵横贯通。还可与境内的机场直接相连,成为长江黄金水道上一个水、陆、空立体交通的重要节点。既可贯东西,又可通南北,既可凭长江东西“两口”对外开放,也可借京广直通港澳,走向世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一定要把“黄金水道”上的区位优势运用好、发挥好,特别是要把岳阳城陵矶港建设好、运用好。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腹地。长江中游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三极”之一,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撑,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是中部城市群的重要腹地。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拥有6万多平方公里面积,2000多万人口,不仅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自然资源,还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天下粮仓”,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区域内有25个县列入国家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县,22个生猪调出大县,18个棉花优势县,25个水产优势县,4个国家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粮食总产量占全省的30%以上,油料50%以上、棉花90%以上、水产50%以上、蔬菜近30%、出栏生猪30%、茶叶近60%。有以机械汽配、轻工建材、纺织服装、化工、医药、造纸、卷烟、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相对完备的工业体系。培育了巴陵石化、常德卷烟、泰格林纸等一批知名工业企业。具有突出的交通物流优势,有岳阳、常德、益阳等中等城市和200多个中小城镇,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巨大的市场资源。可为中部城市群发展提供有力的腹地支撑。
洞庭湖生态区是长江“黄金经济带”上的“聚宝盆”。打造长江黄金经济带除了实现“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之外,还有“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 的目标要求。要通过协调发展、联动发展、集群式发展,解决区域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但生态环境欠账多,“三农”问题突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滞后,属于发展不够充分的地区,也属于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在推动长江黄金经济带协调发展、联动发展的新形势下,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可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争取重大项目、引进领军人才、扩大融资渠道成为对外开放的新高地,人才、资金的新洼地,成为“黄金经济带”上的“聚宝盆”。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是湖南连接长江经济带的“桥头堡”。湖南之所以能够成为长江经济带的成员,就是因为有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与长江干线直接相连。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是湖南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桥头堡”,洞庭湖流域生态系统是长江流域生态大系统的子系统,是湖南参与长江大保护的前沿。岳阳城陵矶港口,是带动洞庭湖水系内河航运和全省铁、公、水、空立体交通,全面融入长江交通带发展的重要枢纽。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是促进全省参与长江经济带分工协作、融合发展、链式发展和集群式发展的接收区和传动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要充分发挥“桥头堡”作用,为湖南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三、 要全面推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要在进一步提高认识找准位置的基础上,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总要求,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满腔热情、全身心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紧跟长江经济带发展,借力长江经济带发展。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全面提升自身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
1、要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大保护”。
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整体谋划中,生态环境保护是重点。在长江流域生态保护的整体格局中,洞庭湖的生态环境保护也是重点,因为它是长江流域生态保护的“双肾”之一,“肾”有病了,体能安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首先要抓住洞庭湖区域生态环境治理这个重点,把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作为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突破口。
要保护好长江干线和洞庭湖的生态环境。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谋划中,保护好长江干线和洞庭湖的生态环境又是重中之重。要保证长江干线河道畅通、堤岸稳固,保证洞庭湖湖体面积在2625平方公里的基础上只能扩大,不能缩小。对湖体内的滩涂种养业、树木要进行全面清退,绝不允许死灰复燃。要严格规范湖体内的沙石开采,对洞庭湖周边围垦的湿地可退田还湖的尽可能实现退田还湖,以扩大湖体面积。确保洞庭湖水质达到Ⅲ类以上。要全面保护好长江干线和洞庭湖的水生物资源,全湖实现休渔期,严禁野蛮捕捞,严禁打猎,确保现有水生物资源品种不减少,群落数量有增加。要全面清理长江岸线和洞庭湖体周边的污染企业和其他污染源,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严禁直接排放。要在长江干线和洞庭湖周边10公里范围内建设生态涵养区,种树、种花、种草,发展有机农业,限量使用化肥农药,确保长江干线和洞庭湖生态优美,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要全面保护和修复洞庭湖区域生态体系。洞庭湖区域生态系统是长江流域生态系统中十分重要的子系统,要运用系统论的方法进行总体保护和修复。要保护、修复和建设好湿地生态体系。除了保护好长江干线和洞庭湖体的生态环境外,还要保护、修复好区域内所有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特别是要保护和修复好长江“三口”、四水尾闾和区域内100多个中、小自然内湖的生态环境,实现河湖联通,严禁在内河、内湖投饵养殖,建设河湖周边生态涵养带和景观带。要在全区实行限量使用农药化肥,实行规模化、专业化养殖,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要加强对各级各类重要湿地、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的严格保护;形成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网;要保护、修复和建设生态屏障体系。除了加强长江防护林、河湖周边生态涵养带和景观带建设外,还要全面加强区域内森林公园及国有林场建设、公益林保护提质,全面实行封山育林。对不宜耕种的坡地和山地,实行退耕还林。在城镇、村庄周围和公路、渠道两旁大力开展植树造林,使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
要努力解决洞庭湖区的冬季缺水问题。水是洞庭湖区的生态之基,生存之本。为了解决洞庭湖的冬季缺水问题,我们曾提出过多种方案,其中最具参考价值的有4个:1、引江济湖,从松滋口引长江之水入洞庭湖。2、平原水库,运用大通湖、藕池河等可利用的河湖蓄洪补枯。3、争取长江三峡科学调度,及时补水。4、争取修建城陵矶水利枢纽工程。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洞庭湖的缺水问题,更好地保护和修复洞庭湖生态系统。
2、坚持绿色发展,努力融入长江经济带的“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要借助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强大动力,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全面促进区域经济绿色、高效、快速可持续发展。
要大力推进产业生态化。产业是经济的支撑,发展生态经济首先必须发展生态产业。要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要求,利用先进生态技术,培育发展资源利用高、能耗排放少、生态效益好的战略型新兴产业。要运用高新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生态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淘汰能耗高、污染大、效益低的落后产能和企业。要在不同产业、企业之间建立循环经济生态链,形成节能减排、废物利用、降低污染、提高效益的新的产业集团。要对各级各类工业园区进行生态化改造,逐步实现工业产业生态化。同时要大力发展有机农业、智慧农业、循环农业、数字农业、观光农业、改造提升传统农业,逐步实现农业产业生态化。还要大力发展绿色交通、绿色物流和生态旅游,全面提升产业生态化水平。
要大力推进城镇生态化。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城市化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发展生态城镇大有潜力。要对现有城镇进行生态化、智能化改造,提高城市绿化率,扩建城市绿心,疏通城区水道,清理城区的污染企业和黑臭水体,治理好城市周边的河流、湖泊,营造城市周围河流、湖泊景观带。建设城市周边生态涵养区,科学处理城市垃圾和城市污水,发展利用再生能源,建设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生态城市。同时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创建生态小城镇和生态村庄,要让这些城镇和村庄留住传统、记住乡愁、各具特色、生态宜居。在全区发展“大(岳阳、益阳、常德)、中(各县城)、小(各乡镇)、村庄”相结合的具有洞庭湖水乡特色的生态城市群。
要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生态产业化是要按照产业发展规律,推动生态资源开发与建设,按市场化运作方式提供生态产品和服务,将生态环境资源作为特色资本来经营,实现保值增值,促进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发展。要大胆尝试生态产业化的实现途径,探索和总结“生态补偿机制”“碳排放权交易”“水权交易”“林权价值”等生态产品的市场运作方式。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水平,把长江水道变成“”黄金水道,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3、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面融入长江“黄金经济带”发展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广阔的市场和一定的工业基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对接长江“黄金经济带”发展。要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提升自己、发展自己,突出自身的功能定位,形成自己的经济特色。
要借力长江经济带发展,大力改造传统产业。对区域内现有工业,凡产能过剩、污染严重、工艺落后的企业要坚决实现关、停、并、转。对有资源、有市场、有潜力的食品加工、装备制造、化工、纺织、造纸、烟草等传统支柱产业要运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信息化、智能化、生态化改造升级。实现节能降耗、绿色环保、高质量、高效益的转型,实现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有机嫁接,努力进入先进制造业行列。
要紧跟长江经济带发展,大力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要紧跟长江经济带发展,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特别是要在新材料、生物制品、新能源、节能环保、智能装备、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发展中,找到突破口,引进和培植骨干企业和领军人物,努力占领产业链的中、高端位置,在某些方面要争取成为领跑者。要通过五到十年的努力,把区域内国家级经开区建设成为新兴产业发展基地,实现跨越式发展。
要在长江经济带错位互补发展中,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农业是洞庭湖区域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努力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努力实现传统农业向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数字农业、智慧农业、观光农业、市场农业、规模农业的全面转型。全面提升农产品的品种、数量、质量、效率和市场占有率,形成高效农业和品牌农业。要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和区域旅游业,要运用大数据、互联网和智能化技术提升商贸物流、金融服务、区域旅游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把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打造成区域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要特别注重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全面融入“长江黄金水道”立体交通带建设。要进一步建设好城陵矶港,全面提高港口的智能化、便捷化水平,提高仓储、转运、集散、通关、保税等综合服务能力。要打通城陵矶港口与湘资沅澧等内河港口与“京广”“蒙华”铁路、“京广”“京珠”“杭瑞”高速公路、境内机场及黄花国际机场直接相连的“最后一公里”,实现无缝对接。要把城陵矶港打造成湖南江海连运、水陆空立体交通的中心枢纽和长江立体交通走廊上的重要枢纽,全面提升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交通物流的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际国内两大循环中的积极作用。
4、要实行多规合一,全面融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是整体谋划,行动指南。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做好整体谋划,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顶层设计,实现多规合一、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久久为功。
要因地制宜,制定好“十四五”规划,实行多规合一。目前,各级政府正在制定“十四五”规划,在制定“十四五”规划的过程中要将中央“十四五”规划、省市“十四五”规划、《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总体要求融入各级规划中,各级的“十四五”规划要切合实际,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形成独具特色的,多规合一的整体发展蓝图。
要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区域内各级地方政府要根据“十四五”规划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年度实施计划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项目,年度目标、项目要落实到单位、到负责人,实现年终责任制考核。要按照整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的要求,一个项目一个项目抓落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年接着一年干。
要一张蓝图干到底。《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总蓝图,各级地方政府的“十四五”规划是本地发展的总蓝图,各级地方的年度实施计划要根据总蓝图的要求,逐年编制、滚动实行,做到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久久为功、抓出成效,一张蓝图干到底。
(作者刘宏系湖南省社科联原副主席、巡视员,湖南省洞庭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会顾问组副组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作者邓艳娟系湖南省洞庭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会秘书长)
来源:红网
作者:刘宏 邓艳娟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