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两会网评|用生态保护提升脱贫成色

来源:红网 作者:黎蕾 编辑:唐盈 2020-05-21 16:14:21
时刻新闻
—分享—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筑牢乡村振兴基石,才能实现同心同行共奔小康的奋斗目标。而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履职十余年,全国政协常委、民进湖南省委主委、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潘碧灵始终围绕大气污染防治、洞庭湖环境治理、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建言献策,他的平板电脑里,写满了一篇篇考察日记、履职感悟和调研报告,这些文字,讲述着一位“老全国政协委员”和“老生态环保人”的履职故事。(5月20日 红网)

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一头连着绿水青山,一头连着金山银山。我们要坚持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把生态保护作为脱贫攻坚的前提和基础,努力实现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双赢局面,让生态环境成为脱贫攻坚的不竭动力,用生态环境的改善提升脱贫成色。确保脱贫不返贫,发展后劲足,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筑牢坚实的基础,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要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脱贫攻坚要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有意识地引导贫困群众树立正确的生态观,让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要充分发挥贫困地区生态资源优势,通过发展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等形式,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打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生态渠道”,让贫困群众收获“真金白银”的获得感,从而树立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新思路。

要积极探索生态发展的脱贫路子。扶贫开发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要积极探索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脱贫致富、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实现环境保护的脱贫新路子,实现生态保护和脱贫攻坚双赢局面。“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进行扶贫开发,虽能取得短期成效,却给贫困群众埋下了“返贫隐患”。因此,在发展扶贫产业的时候,我们不能只看眼前,更要看得长远,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立足贫困地区生态优势,将其转换成产业优势,真正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要积极提升领导干部的眼界担当。“群雁高飞看头雁”。要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要求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甘做藏身幕后的“搭台者”和默默无闻的“铺路石”,真正做到“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领导干部要提升眼界担当,坚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完成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历史任务,真正走出一条协调、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提升脱贫成色,巩固脱贫成果。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把生态保护作为脱贫攻坚的前提和基础,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脱贫新路子。

来源:红网

作者:黎蕾

编辑:唐盈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20/05/21/727948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