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工作者作为新时代宣传和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一支重要力量,要学会运用脚力、锤炼眼力、焕发脑力、调动笔力来提高做好思政工作的本领。基于目前思政工作群体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缺陷表现与问题成因的分析,结合新时代对思政工作者的新要求,本文探究了思政工作者综合素质的提升策略。
脚力是思政工作者的素质基础,要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不断总结思政工作中存在的缺陷;眼力是思政工作者的素质砥柱,要善于发现和总结问题,方可运筹帷幄亡羊补牢;脑力是思政工作者的素质载体,要善于分析问题给出办法,方可引领一方更上一层楼;笔力是思政工作者的素质显示器,要能够一针见血承上启下,方可在文件及宣发材料撰写中展现风采。
一、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素质中的缺陷表现
(一)脚力问题。脚力问题可以说是目前思政工作者缺陷最为明显和严重的素质问题。新形势下的思政工作要求把思政工作融入到行业运行和发展中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要和基层融为一体,在此基础上才能够获得文件和宣发材料的素材,并为问题的研究过程奠定基础[1]。目前一些思政工作者对外表现高高在上,不主动、不屑于、不情愿和基层打交道,在办公室内“故步自封”。后果是领导层的意图不加分析就直接成文刊印,基层职工认为思政工作和领导层的指标与其自身意愿天差地别,领导层认为基层职工并未履行工作责任,于是政令不通,上下扯皮,原因就是思政工作者对上下级的意见收集和汇总水平过低。
(二)眼力问题。思政工作者要善于发现问题和总结问题,尤其是基层职工的思想政治意识方面,更是要积极探寻今后的工作落实方向和拼搏创新方法,但是目前很多的思政工作者这一能力缺乏。最常见的问题发生形式是,思政工作者意识到和基层融合、和上级交流的重要性,事实上也贯彻这一思想履行职责,但是一方面其无法在大数量的人群中总结和分析当前基层职工的整体性需求,另一方面和上级交流时也不注重对工作发展方向、工作重视因素深度分析,导致其对问题的发掘能力大幅下降。这一问题导致思政工作者在单位中的作用被完全禁锢。
(三)脑力问题。只有思政工作者动脑思考单位的今后变革方向、各类发展因素缺陷后,才能更为细致总结目前的思政工作缺陷,借助思政工作带动其更好发展。目前的思政工作者工作方式更趋近于上世纪的“抄写员”,在日常工作中不动脑或者不愿意动脑,工作过程存在明显的“淡旺季”,即在上级下发行政文件、行政命令以及要求创新行政工作路径时加班加点赶制新的工作制度,但是制定之后却不履行,行政工作成为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工作制度,降低了其作用水平。
(四)笔力问题。思政工作者的笔力要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自由转变,比如在总结问题时做到一针见血,切忌冗余繁杂;而在宣传材料类文章撰写时要做到让读者或听众如沐春风,切忌形式化和教条化严重。目前的思政工作者笔力问题在于,一些工作人员的写作水平严重欠缺,并且在具体的撰写中对于各类新政策的解释语焉不详,甚至一些材料中存在用词和语法方面的错误,导致管理层的意见和意识无法被基层职工了解,基层职工群体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无法让领导层了解,思政工作失去了应有的“承上启下”作用。
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素质缺陷问题成因和解决思路
(一)传统陋习积聚
传统的行业运行和发展中只重视获取的利润总量,对于思政工作的重视水平过低,久而久之,职工逐渐失去了对单位的认同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管理层对基层职工的带动工作水平越来越低下,导致发展受阻,此时才意识到思政工作的重要性[2]。
但是正是由于传统工作形式对思政工作的重视不足,导致大量的思政工作者也乐得清闲,其逐渐成为单位中一种吉祥物式的存在,不主动深入基层,不主动提高笔力,不主动动脑思考,不主动发现问题,并且这一工作形式甚至影响到了其余职位,可以说传统工作陋习已经积重难返。
问题解决思路是通过建立硬性要求调动思政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辅以激励制度和追责制度,同时绩效和工作质量挂钩,唯有如此才能让思政工作者主动参与工作,只通过让其参与集中学习和提高从业道德水准,成效低并且实际效果难以保证。
(二)硬性要求不全
硬性要求的不全面导致思政工作者工作中表面上什么都管,事实上什么都不管,目前的硬性要求缺陷体现在工作绩效管理缺陷、工作质量要求缺陷、创新能力要求缺陷等各个方面,这些缺陷共同作用下导致思政工作者缺乏工作动力和工作目标。
这一问题的解决思路是通过建成的管理制度说明思政工作者在一定时间段内要完成的任务,并且对其素质提出具体的要求,辅以考核制度的建设与落实。所有的考核以及工作检查要建成阶段性工作体系。
(三)自身素质差异
自身素质差异既体现在思政工作组内部,也表现在不同的工作部门之间。对于部门内部来说,不同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基础知识储备、问题分析和总结能力、理性思维建设等方面差异明显,由于行政工作的实际质量遵循“短板效应”,容易导致实际的工作水平不足。对于部门间的差异,不同部门对思政工作的要求不同,目前由于行政工作组的整体脚力较差,未能充分分析各项个性化要求。
这一问题解决思路是实现工作组人员素质的整体性提高,并建立硬性工作制度让其参与部门的实际运转过程,以发现问题和总结问题。
三、增强思政工作者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策略
本文并非单纯提出针对当前存在工作问题的专项解决方法,而是从宏观体系建设角度切入,提高思政工作者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素质。建成的新型工作体系如下:
(一)硬性指标制定
硬性指标包括管理制度、工作绩效和个人素质,不同的管理内容要履行不同的管理制度。对于管理制度,细分为人事管理制度、考核管理制度、工作道德水平管理制度等,对于思政工作者,所有的管理制度目的是让其融入基层,并能够主动发掘问题和解决问题。本文建成的各制度核心理念是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工作氛围,由工会或党建工作组从基层中查找和抽调高素质人才,经过评审和考核确定这一人员的素质高于思政工作者时,让新吸纳的人才提高素质不足者。
对于工作绩效和个人素质,工作绩效分析的项目包括和基层人员的交流次数与交流水平,这类数据从基层获取;各项文字材料的书写水平,由专业人员分析;目前问题的发现和总结能力,从实际作用效果分析。对于个人素质,在绩效考核过程同步落实。
(二)工作形式设计
工作形式设计要考虑如何发挥思政工作组的“承上启下”作用,即既能够从基层中发现问题和总结问题,也能够更好领会上级部门提出的要求。本文认为要建成以素质提升为基础,以绩效管理为阶梯,以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同步提高为目标的新型工作形式[3]。其中素质提升的管理工作难度较小,要将绩效管理作为工作升级的重点,新的管理绩效要重视工作质量,同时体现对思政工作者的激励。比如把宣发材料、基层工作部门的意见收集精准度、上级工作相关工作意见识别水平等纳入到新型绩效管理体系内,而把材料的书写数量、书写时间等剔除绩效考评体系。同时绩效核算时研究思政工作者对自身问题的解决情况,比如语法和用词错误的数量降低情况、基层职工对材料的认同度等,当在阶段性工作内出现素质提高时,向其供给相应的激励绩效。
(三)从业素养提高
从业素养提高需要成为思政工作者职业生涯中关注的最重要内容,除了建成相应的管理制度外,也要去除工作组中的“短板效应”。要求提高思政工作组的内部融洽程度,建成彼此之间的互帮互助工作体系,并且单位方面定期或不定期对整个工作组进行考核,考核项目是是否所有的思政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当发现某次考核的成绩较低时,则对整个工作组施加相应的惩罚措施,并且该过程要总结所有思政工作者存在的工作问题,防止出现工作组内部的不和谐问题。
综上所述,当前单位中思政工作者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素质存在一定问题,出现的问题在于工作效率过低以及各类材料撰写中的词不达意问题。问题成因包括工作陋习积重难返、硬性要求归于宽泛等,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从业素养的整体性提高、工作形式的升级优化、硬性指标的合理建设等。
文/余光建(高级政工师,邵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副主任)
参考文献:
[1]苗国富. 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N]. 焦作日报,2019-04-17(012).
[2]建萍.山西召开新闻战线增强“四力”专题评议会 引导推动新闻工作者进一步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J].新闻采编,2019(01):2.
[3].中国记协号召全国新闻工作者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J].电视指南,2019(03):7.
来源:红网
作者:余光建
编辑:王小杨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