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技特派员播技术种子,为“三农”未来播种

来源:红网 作者:安子州 编辑:陈乘 2019-10-24 15:15:55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要坚持把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进一步抓实抓好。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技术长在泥土里。20年来,科技特派员工作从地方实践上升为一项国家制度安排,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这项科技兴农富民的新机制展现出了强劲生命力。

其中,受到表扬的4名湖南科技特派员是:湖南省林科院研究员陈永忠,为邵阳县油茶产业发展,创建“中国油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湖南省农科院茶科所副研究员王润龙,建设了“黄金茶千万株茶苗繁育基地”,解决了当地富余劳动力就业难题;湖南农业大学副教授邓后勤,推广标准化辣椒育苗和高效栽培技术,让老百姓由直播种植辣椒方式改为现代栽培方式;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副研究员姜性坚,累计帮助600多户贫困户实现了脱贫摘帽,共为农民增收2000多万元。不难发现,正是因为有这些科技特派员的存在,老百姓从“靠天吃饭”到“科技兴农”,尝到了科技的甜头,掌握了脱贫致富的本领。

“知之深,爱之切。”把农业知识送到田间地头,把产业体系引进偏远山村,把科技服务带到贫困农户……20年来,数十万科技特派员进村入户,足迹踏遍乡村田坎,将实验室建到田间地头,让技术长在“泥土里”,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就像种子一般,在大地上生根发芽,让“创新之花”开遍神州大地,在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取得显著成效。数据最有说服力,目前全国已有数十万名科技特派员活跃在农业农村生产一线,领办创办1.15万家企业或合作社,平均每年转化示范2.62万项先进适用技术,直接服务6500万农民。

进入新时代,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既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使命。与20年前相比,我国农村市场经济面貌已有了很大变化,但还需要秉持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初衷,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科技人才为主体、以科技成果为纽带,在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不断作出更大的贡献,奋力谱写决胜全面小康的“三农”篇章。也正基于此,科技部将进一步健全科技特派员管理服务机制和政策措施,鼓励各地探索创新,解除科技人员的后顾之忧,使科技特派员“下得去、留得住、能干事、有实惠”,加快将科技特派员队伍打造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骨干力量,将其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发挥出来。

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反哺“三农”,更是在为未来播种。从这个意义上讲,各地要将其作为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一项关键举措,进一步抓实抓好,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作用。“农”字里有“大”作为,广大科技特派员也要秉持初心,把创新的动能扩散到田间地头,成为党的“三农”政策的宣传队、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用实际行动奋力绘就新时代“三农”发展新画卷。

来源:红网

作者:安子州

编辑:陈乘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19/10/24/615046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