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品读|歌声里④:红梅傲雪,点点“忠诚花”

来源:红网 作者:管风 编辑:陈晓丹 2019-09-30 09:54:03
时刻新闻
—分享—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歌声里”系列品读之四

品读歌曲:《红梅赞》

渣滓洞、白公馆、红岩村、华蓥山……

四个巴蜀地名,散布重庆周边。1949年前后,红岩村地下党指挥城市斗争;华蓥山根据地领导农村革命;渣滓洞、白公馆,被捕党员“革命在狱中”。他们共同战斗,形成浩然正气的“红岩精神”。

新中国第70个国庆日前夕,人们自发前往渣滓洞、白公馆遗址悼念红岩烈士。9月30日,第六个国家“烈士纪念日”,湖南诗人周永红激情成诗,遥祭江姐:“枷锁当时不自由,死生何促八龄头。可怜三百尸横处,骇见英雄是女流。”

???.jpg

重庆白公馆监狱遗址。资料图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开……”深情的《红梅赞》打开久违记忆,将两位青年伏案疾书的背影徐徐拉近。

他们是罗广斌、杨益言,1949年重庆“11.27”大屠杀幸存者。

罗广斌,曾先后被囚于渣滓洞、白公馆监狱,拒绝国民党兵团司令、其兄罗广文保释,宁愿坐牢也不写悔过书。他坚持狱中战斗,与难友一起秘密制作五星红旗,迎接解放。大屠杀之夜,他策反看守,带领难友集体越狱成功。

杨益言,被囚禁于渣滓洞监狱,大屠杀前夕被营救出狱。

在国民党垂死挣扎的疯狂屠杀中,渣滓洞、白公馆仅幸存35人,其中包括谭模,身中三枪未死,从尸坑中挣扎脱险。

1950??????????????????????????????????????.jpg

解放军某部送杨虎城将军棺木出城。资料图

罗广斌、杨益言是狱中斗争亲历者,曾与300多位牺牲狱友,携手对抗国民党特务。他们也是幸存者,深感有责任记下狱中生死较量,告慰战友亡灵。

1961年12月,两人联名的长篇小说《红岩》问世。当时谁也没料到,此“共产主义的奇书”,会创下重印113次、再版2次、总册数超1000万的发行奇迹,随后被拍成电影《烈火中永生》。

《红岩》塑造出许多经典形象,江姐、许云峰、成岗、刘思扬、双枪老太婆……他们或有真实原型,或由多位烈士艺术化组合。但无论怎样,真实的红岩革命故事,远比小说悲壮、震撼,重庆地下党对敌斗争之复杂性、惊险性、牺牲程度,远超小说描述。

201992610454656.jpg

小说《红岩》封面。资料图

江姐原型江竹筠,身高仅1.45米,精神高度却令人仰望。1949年8月,在渣滓洞牢笼,她将衣被棉花烧成灰,以清水调成“墨汁”,用竹筷为“笔”,将信写在如厕用的毛边纸上。

这是一封托孤信,她托付友人谭竹安:“假如不幸的话,云儿就送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孩子们决不要娇养,粗服淡饭足矣。”

写信后不久,她英勇就义,年仅29岁。3岁多的儿子彭云,由谭竹安等人抚养长大。

?????.jpg

江竹筠一家。资料图

成岗原型陈然、重庆革命进步报刊《彷徨》《挺进报》负责人,1948年4月被捕,被囚于白公馆监狱。他秘密传递纸条,以“狱中挺进报”鼓舞人心,并写下著名诗篇《我的“自白书”》: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

1949年10月底,陈然倒在大坪刑场血泊中,年仅26岁。他用生命履行对党的誓言:“为革命斗争到底!”

756d000757ae6b4de3de.jpg

陈然烈士。资料图

300多位红岩烈士,灵魂上都刻着“忠诚”二字。其中有杨虎城将军,重庆地下党负责人王朴,革命者罗世文、车耀先、许建业、许晓轩,牺牲前断着双腿的李青林,“双枪老太婆”原型邓惠中,狱中生子的左绍英……

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用热血与生命锤炼而成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时至今日,仍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

我们对标红岩精神,就会生死践行“爱国”“忠诚”,不迷失于“权力”“金钱”“信仰”漩涡;就会牢记初心使命,以赤子之心,捍卫党和国家的事业,捍卫纯正的红色基因。

“歌声里”系列品读

品读|歌声里①:燃烧吧,长征精神!

品读|歌声里②:高光时刻,到延安去!

品读|歌声里③:青纱帐里的“来时路”

来源:红网

作者:管风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19/09/29/607938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