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稳饭碗问题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来源:红网 作者:萧仲文 编辑:陈晓丹 2019-09-24 11:52:33
时刻新闻
—分享—

民以食为天。一句中国古谚,道出了“食文化”在中国深远而重要的意义。而“近14亿人的饭碗由谁来端”?这不仅是一国之题,更是影响着世界的重要议题。新中国诞生之初,时任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经放言,“历代政府都没有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共产党政权也解决不了”。(9月23日 人民网)

回望70年历程,中国人民从饥寒交迫中走来,从在贫困线上挣扎到立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用了两代人的时间就解决了温饱问题,成为消除贫困的世界典范。这样的成功放在资本主义世界,仅仅国会、议会那些繁文缛节的“民主讨论”都要不少时间。相比之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撸起袖子加油干”的雷厉风行让西方刮目相看,更让世界看到中式民主的务实肯干。由此,那些打着“民主”幌子,实则是资本利益集团代言人的议员们,假借“自由民主”之名鼓吹西方意识形态优越性,贬损社会主义制度的做法,在事实面前恐难自圆其说了。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先驱为了民族独立解放,顺应历史选择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光辉道路。社会主义道路上,共产党人始终将人民利益摆在首位,执政兴邦中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为解决饭碗问题提供了可能,制度优势有效防止了社会两极分化,据此提出的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成为实现端稳饭碗途中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解决端稳饭碗的艰苦经验告诉我们,党的领导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核心所在。党在经济社会建设中总揽全局,缔造出政治稳定、经济合作、文化共享、科技共建等条件,为端稳饭碗提供了明朗环境,这是资本主义国家无法比拟的政治优势和体制优势。而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构建的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共管格局,形成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共建模式,超越了其他国家流程式的社会治理。

人民是端稳饭碗的创造者。实现14亿人端稳饭碗的艰巨任务,没有人民参与不可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凝聚各族、各界力量,把发展生产作为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采取教育、补贴、补助、扶助等办法,在扶贫攻坚中发挥人民的主动性、创造性,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走出扶贫不扶志的恶性循环。这种实事求是的进取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干事创业的核心要义所在。

所以,端稳饭碗的成就源自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人民主体作用的积极发挥,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各族人民取得的奇迹,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全球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下,巩固饭碗问题面临粮食生产受国际形势、全球价格影响等问题,相信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中国必然能再次发挥制度优势,让中国人的饭碗端的更稳更长,使中国特色社会治理蜚声海内外。

来源:红网

作者:萧仲文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19/09/24/606529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