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发挥艺术交流杠杆,打造更加开放新湖南

来源:红网 作者:周军 编辑:唐盈 2019-06-16 15:09:29
时刻新闻
—分享—

document_news_content_5d04ed4e5d0ca.jpg

6月15日下午,省委书记杜家毫在长沙与湘籍著名作曲家、指挥家谭盾一行座谈。湖南日报记者 罗新国摄

6月15日下午,省委书记杜家毫在长沙与湘籍著名作曲家、指挥家谭盾一行座谈。此行回乡,谭盾将携交响音诗作品《敦煌慈悲颂》,与来自19个国家的200多名音乐家,联袂为观众带来完美视听体验。这部由谭盾耗时6年,以敦煌壁画为故事原型的音乐巨作,将于6月16日晚在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上演。(6月16日《湖南日报》)

谈及音乐大师谭盾,大家都耳熟能详。2008年,他创作的北京奥运会徽标Logo音乐和颁奖音乐传遍全球,奥运健儿们为国争光的感动与赛场激昂人心的乐曲相互交融,至今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除此之外,谭盾先生在华语高票房和享誉国际奖项的电影《卧虎藏龙》中也有不俗的表现,他凭借对音乐器材的精准选择与把握,以及对音乐的独到把握,将古典音乐、东西方韵律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创作出的音乐不仅深受观众喜爱,而且获得了格莱美奖最佳电影原创音乐专辑奖。而这些,只是他音乐创作中“冰山一角”,他还有着很多家喻户晓、享誉国际的优秀作品。

追根溯源,谭盾先生出生于湖南长沙丝茅冲,称得上是地地道道的湖南人。他对音乐的创新与追求无不透露着湖南的“火辣”气质,不拘一格、敢破敢立的创作风格总能让人眼前一亮。

作为在国际上享誉盛名的音乐家,谭盾先生的音乐跨越了古代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多媒体与表演艺术的众多界限。从一定层面讲,他的创作超越了一般的音乐理念,有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让他走出了一条超越常规的音乐之路,为中国乃至世界音乐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元素。这些创作风格,正也表现了湖南人对音乐的炽热与追求,不失为湖南的骄傲。

笔者注意到,除了作曲家、指挥家和艺术家的身份外,谭盾先生在今年7月1日即将增加一个新的身份,那就是美国巴德音乐学院院长。坐镇国际顶尖音乐学府院长,谭盾先生除了要承担起培养更多青年音乐家的使命外,还对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和融合开辟了一条道路。

在这次座谈中,杜家毫表达了对湖南文化建设的关心,提出“以艺术交流促进对外交流,推动湖南进一步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发展思路。而谭盾也表示,湖湘文化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与艺术灵感。怀着反哺之心,在音乐创作和发展道路上,相信谭盾和他的创作团队会把更多的国际艺术文化创意、资源和人才引入湖南,为湖南的发展添彩,为湖南音乐发展进一步启迪智慧、打开思路。

文化代表着一个地方的软实力,是人民群众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这些年,我们看到,湖南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广电湘军、出版湘军、演艺湘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全国乃至世界立起了自己的标杆,在圈内的地位也日益凸显。比如,在今年5月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潇湘文化产业就赚足了国际眼球,秀出了“本土”实力。而这些成绩的取得,都与当地注重文化产业发展,实施文化强省战略紧密相连,在省委、省政府的引领下,正呈现出勇往直前、势如破竹的发展劲头。

音乐无国界。撬动湖南对外开放新格局,自然离不开音乐的添砖加瓦。深奥的道理不易懂,音乐一唱心里明。就拿谭盾先生的音乐创作来讲,大可以在创作中深挖家乡元素,颂扬湖南文化,让世界更加知晓湖南、靠近湖南、热爱湖南,助力当地打造出一个更加开放、包容、创新的新湖南。

文/周军

来源:红网

作者:周军

编辑:唐盈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19/06/16/559319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