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合理处置环评等方面的历史欠账

来源:红网 作者: 胡桓平 张琴 编辑:唐盈 2019-04-21 13:42:00
时刻新闻
—分享—

环评,即环境影响评价,是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预防性措施,能有效预测潜在的环境风险,帮助企事业单位避免投资失误。国内外都很重视环评工作,以此提高决策的理性,并有针对性的拉长短板,尽可能让建设项目是环境友好型的。

在企事业单位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环评、“三同时”验收和批准排污许可类似于核发一个人的“准生证”“出生证”和“身份证”。与人口控制政策一样,“准生证”的发放重在考核合法性,“出生证”主要检查健康指标,而对“身份证”的管理是长期的,并且允许持续改进。

正常情况下,每个企事业单位的“三证”都是齐全的,见证了完整的成长历程,生态环境监管难度也不大。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也有一些企事业单位没有按规定领取“准生证”和“出生证”,目前仍在“无证”生产。如何看待这些企事业单位的过去,着眼支持发展,给予合理处置呢?

笔者认为,法律的权威就在于它的强制性,必须对照法规条文,准确发现“三证”不全单位的违法违规现象,严肃指出。然而,“准生证”毕竟只是一种制度设计,如果因为没有就把一个小学生打回娘胎去,从物质上消灭掉,显然是缺乏可操作性的。有鉴于此,持有“身份证”的健康企事业单位,只要是符合当前社会需要的,理性对待其没有“准生证”和“出生证”的事实,尤其“准生证”制度是通过预测,宏观把握性质的,与实物可能有较大差距,轻易不要一票否决。

一个人进入稳定期后,父母一般会将他的“准生证”和“出生证”束之高阁,而更关注他的现实表现。同样,对企事业单位的环评等历史欠账,如果不是性质极其恶劣,可以从轻处理的,应坚持集体研究的原则,并按一定程序报批后,向社会有个交代,使结果能为各个层面接受。实体经济需要帮扶,综合分析这些“带病”前行的企事业单位,为其持续贡献社会解绳子、指路子,不断提高规范化生产水平。

文/胡桓平  张琴

来源:红网

作者: 胡桓平 张琴

编辑:唐盈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19/04/21/533266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