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要“接地气”

来源:红网 作者:彭嘉芬 陈方芳 编辑:陈晓丹 2019-04-09 13:55:26
时刻新闻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要做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就必须把主流意识形态融入老百姓日常生活当中,被老百姓普遍接受、深刻理解和切实践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接地气”。如何使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接地气”,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方面着力。

宣传要“接地气”

宣传是认知的前提。具有艺术性、针对性的宣传才能实现宣传教育与人们思想道德情感的完美契合,更好地为人所知晓、所认同。

首先,宣传内容要做到通俗化与学理化有机结合。通俗化就是要让大众听得懂、记得住;学理化是要不失科学性、价值性。我们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仔细领会总书记讲话艺术,既要通过“扣子理论”“打铁说”“老虎、苍蝇说”“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说”等这些通俗易懂的形象表达理解、牢记重要讲话内容,又要透过这些通俗的话语体味所包含的深刻意蕴。

其次,宣传方式要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传统媒体资源丰富、价值权威、说服力强,与新兴媒体使用方便、传播快捷、影响范围广的合力优势,使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所不有。

再次,宣传机制要实现抓长、抓常与落细、落实的有机结合。宣传不能是一阵风、一场雨,要常抓不懈,需选拔一支政治立场坚、理论水平高、服务意识强的宣传队伍,研究宣传规律与技巧,分析宣传对象的不同特点,编订通俗化的理论宣传小册子,积极投身于宣传教育的第一线,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渗透力、影响力。

教育要“接地气”

马克思主义强调,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而青年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塑造的关键期。抓好青年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也就抓住了未来,管住了长远。

一方面,要在“三全”上下功夫,即“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要明白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事情,更是每一个教育者的职责、使命与担当;要明白教育需家庭、学校、社会多方联动、通力配合;要明白必须把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着眼现实,从儿童教育抓起刻不容缓,放眼未来,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一刻也不能放松。

另一方面,要在“三进”上下功夫,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将主流意识形态理论嵌入到不同阶段、不同类型学校教材中,同时编写像《理论热点面对面》一样的通俗辅助读物;教师采用互动式、讨论式等实践教学形式,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关注学生价值愿望,关照学生学习生活,找准思想的共鸣点和利益的交汇点,区分层次,分类指导,实现学生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网络要“接地气”

网络已成为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工具、平台和阵地。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网上传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其一,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用科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和中华优秀文化占领网络阵地,抢占思想制高点。用事实说话、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其二,搭建新平台,提升影响力。针对不同群体与对象,创设具有不同特色的主题网站,传播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理论。可学习借鉴中国文明网联合人民网、光明网等“五网联盟”共推的《好人365》专栏这个成功的案例,通过不辞细流、日积月累,收获积微成著、水滴石穿的显著成效。

其三,树立“舆论领袖”,增强引导力。实践证明,“舆论领袖”的权威说服力、名人效应、榜样激励、朋辈效应等,更容易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推选一批权威专家、学者、作家、道德模范等引领网络舆论动向,既要敢于正视、面对网络上的一些问题,不迁就不回避,敢于主动发声,又要善于分析、解决问题,透过现象,认清实质,剖析根源,分析危害,找出解决之道。

活动要“接地气”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正确认知是前提,落实行动是目的。为此,必须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融入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实现知行合一。

一是要融入一系列制度文化中。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理论融入各单位日常行为规范、各级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村规民约等中去,使之指导并转化为老百姓的行为标准与处事准则。二是要融入一系列精神文化中。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理论融入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校园精神等文化中去,深入学习“红船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等,学习英雄先进事迹、道德模范人物等,增强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

三是要融入一系列行为文化中。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理论融入重大节庆活动、纪念活动、学习活动等中去,像国庆与抗战大阅兵、学雷锋活动、参观红色革命基地、全民阅读活动等。通过民众的切身体验,深化认知,强化认同。

文/彭嘉芬   陈方芳(作者单位:湖南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彭嘉芬 陈方芳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19/04/09/530779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