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苏醒,又是一年清明时节。近日,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网信办等10部门联合首次下发通知,要求开展好“传承·2019清明祭英烈”宣传教育活动,此举进一步彰显了国家对“崇尚英烈、捍卫英烈、学习英烈、关爱英烈”的高度重视。
清明祭先烈,是一个国家缅怀和敬重英雄的重要形式,也是弘扬英烈事迹和精神的很好契机。英烈的事迹和精神,体现着中华儿女在长期奋斗中淬炼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蕴藏着我党走向胜利的基因密码,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无穷的价值力量,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回望“走过的过去”,无数英雄烈士和革命先驱为民族复兴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立起了民族的脊梁和精神坐标。从战争年代的张思德、董存瑞,到和平年代的李向群、杨业功,再到新时代的张超、余旭,是他们一代代革命先烈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平和的安康生活。他们无私奉献的追求、忠贞不渝的气节、奋勇向前的担当、百折不挠的坚韧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学习传承。
英烈精神所承载的红色底色,是滋养和激励我们党和人民顽强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当下,国际国内形势纷繁复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处在关键时期,尤其需要改革的促进派、科技的领头人、创新的实干家,迫切需要从红色基因中汲取精神滋养和思想精髓。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古今中外的大国兴衰告诫我们,一个有英雄情怀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一个有英雄情怀的国家,才是有希望的国家。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年轻干部要把学习党史国史当作“必修课”,深化对革命先烈的认知,加强对英雄事迹和精神的研究,努力当好红色传人,把红色基因刻进骨子里、融入血液中、落到行动上,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维护者和忠实实践者,成为有品德、有担当、干净忠诚的高素质干部。
每一次对历史的纪念,都是为了更好地出发。传承英烈精神,既是为了铭记历史,赓续血脉,更是为了关照现实,继续前进。沿着英烈的足迹不断前行,就是对英烈最好的告慰和祭奠。
文/千与千寻
来源:红网
作者:千与千寻
编辑:唐盈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