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坚持党的领导是推进新时代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

来源:红网 作者:居易 编辑:张兴诚 2018-08-14 18:22:19
时刻新闻
—分享—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8月13日《湖南日报》发表社论《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就文化改革发展与坚持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刻阐述,深入解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中以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对待文化、用什么样的思路和举措发展文化、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和目标推进文化建设等重大问题,鲜明提出文化改革发展最根本的保证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对进一步做强做优广电和出版湘军指明了方向,切中肯綮、发人深省。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要使文化这个“软实力”变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更好地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最高的原则,也是最首要的任务。容不得丝毫动摇,容不得须臾松劲。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可以说,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因此,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必须自觉坚持党的领导,文化改革发展事业也不例外。

  伟大的事业必须有坚强的党来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第一条。并且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坚持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所在。由此可见,进一步做强做优广电和出版湘军,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更应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俄国寓言大师克雷洛夫有一句名言:“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最近,省委召开推进广电出版深化改革工作会议,明确对省管国有文化企业实施改革重组,旗帜鲜明要求广电、出版在建设文化强省中发挥领头羊、先行军作用,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新经济新业态蓬勃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这是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要求,打响湖湘文化品牌,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具体举措,也是自觉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实在行动。

  我们有理由相信,湖南广电、新闻出版将从这里,承载着责任与使命,带着三湘四水人民的期盼,重整行装起航再出发。

  同时,我们更要明白,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绝不能把“决心”表在嘴上,把“打算”放在会上,把“措施”写在纸上,必须落细落小落实。

  众所周知,文化是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既具有产业属性,也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要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

  的确是这样的道理。事实一再证明,思想的田野,如果科学真理不去占领,就会杂草丛生;心灵的空间,如果阳光雨露不去播洒,就会阴暗笼罩。

  因此,在准确认识和把握文化的属性的基础上,国有文化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深刻明白,广电集团、出版集团生产经营的是文化产品,不是一般的商品,要坚定地把党性原则贯彻全过程、全领域;必须深刻理解,时刻绷紧“既当企业家、又当政治家”这根弦,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恪守“两个维护”;必须深刻掌握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把牢文化工作的正确方向,确保文化阵地不丢失、文化产品导向不偏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文化改革发展能不能蹄疾步稳,文化企业发展能不能行稳致远,关键在方向把握上,关键在导向树立上。但这个问题上,是没有商量余地的,也没有讨价还价的空间。马克思说过,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历史和现实都警示我们,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思想防线的沦陷是最大的沦陷,也是最彻底的沦陷。

  由此,不难得出“导向金不换”的结论。那么,文化改革发展一定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这些论述,深刻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该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样的原则、实现什么样的目标,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方向。这个方向,也是我们湖南做强做优广电、出版等优势文化产业必须遵循的根本方向。

  坚持党的领导,关键是始终做到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这是我们过去搞文化建设经常碰到的老问题,也是新时代国有文化企业抓文化产业发展绕不开、躲不掉的新问题。著名作家尼尔·波兹曼曾经指出,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让文化成为一个监狱,一种是把文化变成一场娱乐至死的舞台。叫好与叫座,收视率与群众口碑,有营养与有营收,有意义与有意思,这些矛盾如何处理,如何统一,如何融合?是选择文化至上还是娱乐至死,这就需要我们首先搞清楚文化的根本精神是什么?

  楼宇烈先生认为,中国文化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人文”。“人文”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在古籍《周易》的《贲卦·彖传》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以,楼宇烈先生认为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就是“人文化成”。而我们湖湘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也承担着以文化人的责任与担当。

  “计利当计天下利”。湖湘文化企业尤其是国有文化企业要义正言辞地担负起“成风化人”“化风成俗”的责任与道义,气宇轩昂地肩负起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与担当。这不是对市场规律的无视,而是要通过社会效益的正向效应,充分释放文化应有的价值功能,实现对市场的塑造和引领,而不是一味地跟风和迎合。最终,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自觉在追求真善美中成就文化内容创造的理想、实现文化独有的价值。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既不能陷入唯票房、唯收视率、唯发行量、唯点击率等乱象之中,“码洋第一”;也不能走进无人喝彩、自娱自乐的死胡同,生产一堆卖不出去、无人问津的文化产品。否则,就会逐渐丧失主导的话语权。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不断完善企业内部运行机制、资产监管运营机制和评价考核机制,避免“劣币驱逐良币”;另一方面,发挥文化经济政策引导、激励和保障作用,推动文化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以国有文化企业带动其他市场主体也积极投身于文化主旋律之中,以彰显社会效益的掌声常常响起,赢得文化市场的久久繁荣。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严格的市场退出机制,对内容导向存在严重问题或经营不善、已不具备基本生产经营条件的国有文化企业,坚决依法吊销、注销,予以关停。决不能无原则的尊重、无底线的包容,决不能让错误的东西、腐朽的东西、落后的东西滋生蔓延。只有如此,才能让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们的优质文化产品层出不穷,创造力、传播力、影响力大幅提升,文化发展呈现出繁荣兴盛的生动景象。从《三体》到《草房子》,从《琅琊榜》到《大唐荣耀》,从《战狼2》到《我不是药神》,从“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我国文艺作品的创作好戏连台、精彩纷呈,这些文化饕餮盛宴让人们大饱眼福、大快朵颐。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将产生旺盛的文化需求。这就为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黄金时间窗,打开了广阔空间。这也是省委、省政府对广电和出版进行战略性重组的现实考量和政策把握。

  文化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文化事业大有可为。不管是“把爱好做成了兴趣,把兴趣做成了事业,把事业做成了信仰”的湖南广电人,还是“能吃辣椒会出书”湖南出版人。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讲政治、明大道,循规律、重精品,以远大的文化抱负、宽阔的文化境界、深刻的文化思考,推进新时代的文化改革发展,就一定能够实现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以影视传媒、新闻出版等为重点的文化创意基地”的战略目标,“广电湘军”“出版湘军”的品牌会擦得更亮,湖南好故事将会讲得越来越精彩,湖南好声音将会传播得越来越响亮,湖湘文化将会绽放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迎来新的伟大繁荣和发展。

  文/居易

来源:红网

作者:居易

编辑:张兴诚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8/08/14/470597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