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吕高安:消失的尝新节,消失的浓浓土地情

来源:红网 作者:吕高安 编辑:邬庆霞 2018-06-20 22:02:49
时刻新闻
—分享—

  每年收早稻前夕,湘西南农村要过一个节,叫“尝新”。乡亲们杀猪宰羊,祭神祀祖,吃新米饭,把酒临欢,不亚端午和中秋。

  插完秧,农人就陆续给禾苗薅草,施肥,拔稗,喷药灭虫,巴望抽大穗。抽了穗,有事无事,还是往稻田钻,扒扒穗,赶赶蛾,扯扯枯叶,也推进着尝新日的到来。大家咽着馋液讨论,谁家猪最壮,杀了能分多少肉。人民公社时,生产队100多号人,一年就巴望着逢年过节杀两三头猪,有的几月没沾荤了,尝新自然就是打牙祭的当口。

  尝新日由队上定,方圆百十里,相差不过几天。这天清早,屠夫和两三壮男,来到一社员家杀猪。伺养上年,主人与畜生有了感情,一般不作帮凶。有次队上杀我家猪,娘却悄悄抹泪。那时,资本主义尾巴割得厉害,猪草都割不应求,要是猪潲中,佐入糠粉和红薯藤、灰萝卜或蔬菜脚叶,算是畜生有福啰。

  猪通人性,与主人一起熬过青黄不接,眼看收稻了,可以打打掺碎米的牙祭了,想不到将赴“刑场”,死得好不情愿。好不容易将猪赶出栏,几个人喘气抓住,几刀戳进去,“嗷嗷嗷”声才渐渐平息。性子烈的,一刀下去,挣脱拼命跑。说它留恋生命,不如说翘望丰收,哎!大呼隆时代,猪也怪可怜的。

  最壮实的不过百一二十斤猪肉,老幼一直在围观,馋眼珠差不多嵌进猪毛里。等屠户剁分好,社员也上午收工,提着肉各自回家。

  水稻已大面积乏黄。这天,大家走进几丘早熟田,摘一些稻穗,连份子肉带回。那哪是摘?分明是羡视,是观摩,是抚摸。轻轻的,慢慢的,像膜拜神,又像爱抚己出的幼婴。

  农人吃了年饭,就开始聚水泡田,如有冰雪冻死虫害,是丰年之兆。接着犁田翻耕,老把式一个个赤脚下田,抵寒抗冻。深耕些,再深耕些,几番擂搓,通风聚气,使种秧深卧,享足养分,这是岁月给予农人的启迪。

  三月播种,四月插秧,湘西南农历乍暖还寒。寒气踩在脚下,鸡皮疙瘩上身,但农人冒热的话题,看谁的秧苗拔得齐整,插得深浅得当、均匀爽直。月光洒在田垄,农人与农人,农人与影子,比赛着放卫星。抢季节只吃早晚两餐,每家都赤着脚,围着火炉点着油灯,扒拉几口就对付了。

  其时,小孩忙着看牛割草砍柴,老人刨田坎、挖边角、通沟渠。男人犁田耙田时,女人翻土除草,至于扯秧插田,沤肥挑粪,薅田拔稗,杀虫灭菌,割稻脱粒,晒谷碾米,男女同工同劳,各有侧重。诸如我娘我大姐之类,半边天是低估她们了,放在哪都是一边天。

  农人最开心的,一是站在田埂,看着浓密密、绿油油的禾苗,露珠盈盈,微风吹拂,摇曳窈窕。萌动的诗意,丰收在望的惬意,就跳跃在红丘陵山野,浮现在农人揩汗的脸上,氤氲在暖春的搭讪里。

  农人对青苗的感情,连坐在深宫的雍正皇帝都深深体恤。信阳崔道台的小舅子王荣斌,看中了苏农人的八亩地,逼其让给父亲作风水坟地。一语不合,王和家丁就铲除了茂盛青苗。苏拼死阻拦,被对方当场打死。苏妻告状,级级受阻,遂奔京城。途中恰遇河南总督田文镜。田青天一把怒火烧死凶手。于是,崔道台联合五个大臣污告田。雍正明察,将道台及小舅子九族问斩,并拘捕了五帮凶,大动干戈,令群臣惊惶。雍正感叹:“一亩青苗三年粮,一民受冤九家荒呀!”

  青苗一两月后就是尝新,农人又一个最开心时。骄阳暖风下,滚滚稻浪趋向金黄,穗穗饱粒笑容绽开,群群青蛙“呱呱”凑足热闹。踩在丰收的门坎上,农人半年多心血汗水没有白费,每家将摘回的几支稻穗剥成米,二三两重,笑盈盈地掺进老米蒸煮。

  开饭啰,一家人聚在饭香、肉香和祭香里。对着神龛牌位,长辈行祭请尝,晚辈跟着跪拜。拜老天爷、土地爷、谷神爷,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再拜祖先,祈求健康好运,踩烂石头走。接着将肉饭倒给狗吃。狗吃完,才按辈份和年龄大小,人们依次尝新米饭。即使再荒,都不顾鱼肉,先呼噜噜扒几口白饭,以示对新米的尊重。

  尝新节,狗为何如此贵气?上古,初夏,渝西北方圆几百公里涨洪水,来势与今夏一样凶猛,农舍倒塌,谷物尽淹。人们悲痛绝望,忽见一群狗远远游来,头尾沾满稻粒,于是豁然开朗。原来涨洪前夕,狗在谷堆打滚,历尽艰辛,才送来粮种。也有传说,稻种是狗从天上偷来的。湘、贵、渝、黔稻作盛行区,便催生了祭神尊狗的尝新节,渝西北、湘西、湘西南尤甚。

  《礼记·月令》载:“(孟秋)是月也,农乃登穀。天子尝新,先荐寝庙。”古人以新收五谷祭庙,朝廷都高度重视。尝新依地而定,鲜有典记,却手口相传。邵阳定在大暑与处暑之间的逢卯日或黄道吉日。有的是农历七月初七,我老家邵阳县在农历六七月,新谷登场前择日举行。

  不光汉族,仡佬族、布依族、苗族也很讲究。绥宁县苗族选在七月十四送“老客”的晚餐尝新,让老祖宗吃得更饱。湘西苗族尝新,将酒饭连同禾胎,新苞谷、豆子、茄子、辣椒、苦瓜一起,摆放在神龛或土地祠庙,敲锣打鼓,舞龙舞狮唱大戏。

  湘西南在外做手艺、打短工、读学堂、跑生意的,端午、中秋不论,尝新是一定要回的。他们吃了年关饭出去,这时理应回家看看,尝新又叫“半年节”。大家吃喝团聚,攒足劲,盯着几天后“双抢”。

  南方温带地区,年种双季,收早稻,犁田耙田插晚稻,接踵而至,谓之双抢。一年最重要的阳春,就是这一二十天,农人早出晚归两头黑,无论如何要“抢”住。

  可见尝新最大的涵义,是对于农耕文明,尤其是谷物的崇拜。农人信天信地信皇帝。天高皇帝远,田地最实在。

  尤其是稻谷,与湖南最早结下渊源。常德醴县城头山遗址,出土了8000年前的稻谷1.5万粒。永州道县玉蟾岩发现距今1.2万-1.4万年的古稻谷,是栽培种,保留野生稻特征,人类从渔猎时代走向农耕时代,第一次革命就发生于此。

  湘西、湘西南山区土地肥沃,日照充足,僻远闭塞,商旅难行,全赖农耕。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从男耕女织到精耕细作,几千年来,人们葡伏于这片土地,赖以生存,繁衍不息。

  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首。稻谷燥硬易藏,米饭香酥糯软。水稻陆稻,早稻晚稻,粘稻糯稻,籼稻粳稻,单季双季,精米糙米,蒸酒熬糖打米豆腐。农人一年四季,泥一脚水一脚,汗一把泪一把,大多洒在种稻上。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怀化安江镇出了个“超级农人”,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最早在此研发。湘西山区对尝新节的亲近和热望,由此可知。

  然而,这个农人捧在手心的节日,近些年却慢慢消失。站在湘江大堤,我悟出点滴。

  从2017年7月2日湘江长沙站水位39.22米,超历史最高,土地房屋尽淹,到洪峰渐退,有序东流,居民生活有保障。不管洪魔多么肆掠,有现代应急救援设备、科学抢险机制,抗洪照样可控。而古时洪魔降临,恣意汪洋,百姓眼巴巴却奈何不了。农耕时代,大洪水催生了尝新节,越是物质匮乏,尝新越是时兴。

  如今,社会转型期的到来,吃饱穿暖、老婆孩子热炕头不再是奢求,文明和谐、高大上才是时尚。在湘西南,青壮打工去,留守童和叟,几个老把式还在田里、土里“嚯哧嚯哧”“杭育杭育”。他们心余力弱,早在十几年前就不种双季稻,大片良田沃土,荒芜不耕睡大觉,尝新节就随之拜拜了。农业生产、农耕文明于中年人,越来越被轻视,年轻人则宛若隔世。尝新节,少年儿童更加似听天书。

  过不过尝新节已不重要,但是,尝新节所折射出的尊爱自然、敬畏苍生、崇尚劳动、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农耕文明特质,放在哪朝哪里都不为过。当尝新节成为化石那天,但愿其精神特质还嵌藏其中。

  文/吕高安

来源:红网

作者:吕高安

编辑:邬庆霞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8/06/20/465936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