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周中心:“创新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永州实践

来源:红网 作者:周中心 编辑:张兴诚 2018-06-14 17:40:15
时刻新闻
—分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近年来,湖南省各市州纷纷围绕“乡”“村”做文章,进行了多种多样的实践探索。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分阶段长时期的战略实践,在现阶段尤其需要总结实践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按照中央总体部署,结合各地实际,转变思路、创新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打基础起好步。

  一、大胆探索,善于总结

  “长株潭永郴,城市各不同;农林湖草耕,乡村几相近。”湖南各地的探索实践各有各的侧重,但在探索农村发展模式上总体相近。以永州为模块来看,近年来,全市把统筹城乡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全面加强乡村建设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一大批村庄焕然一新,23个示范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创建全国美丽乡村试点村1个,8个特色文化村跻身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综合来看,这些年来的乡村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三高状态”明显。不管是新农村建设还是美丽乡村建设,涉及的乡村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投入打造”,基本上是做到了集中人力、集中物力、集中财力的高度重视的“三集中”。

  二是政府元素比重大。在示范点、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等建设过程中,大多是围绕政府元素做文章,从组织领导、规划设计,到资金筹措、项目管理,政府元素从来都占据绝大部分比重。

  三是阶段性成效显著。在市县及乡村的共同努力下,示范点迅速成形,美丽乡村的生态效应、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多则三年、少则一年一般都初具规模,阶段性成效极为显著。

  四是工作配合度极高。从这些年的建设实践来看,只要省市安排了,县区都会第一时间抓落实,只要县区狠抓落实了,乡村都会迅速行动起来,主动配合。

  二、主动对标,查摆不足

  立足永州放眼全省来类比,各地在建设实践中,可以说是特点鲜明、亮点纷呈。但从乡村振兴战略全局来看,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目前还是比较突出的。

  1、产业培育缺少特色,缺乏支撑力度。产业是乡村发展的经济基础,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攻方向,还是乡村振兴的重点。目前经济结构尚在调整期,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弱项”,农村产业规模小、产业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低,特别是缺乏高竞争力、高收益率、高带动力的特色支柱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平均下来一个行政村还分不到一家,要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特”“一镇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长效建设能力不足,普及难度大。目前我省创建的示范村、美丽乡村、文明村镇等,一般都只具备基本的服务功能,服务设施简单,配套建设短缺。乡村建设迎检功能齐全,服务功能不足。街道建设上缺乏自身特色,地域亮点少,而非示范村建设就更显乏力。乡村环境卫生治理、车辆乱停乱摆等问题较为突出,基础设施与示范村差距较大。即使是示范点、示范村,除各地重点打造的个别示范村外,大多数村集体经济薄弱,美丽乡村建设没有长效稳定的投入机制。“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有钱就建设,无钱就休息”,甚至存在“政府建政府管,村民享受着破坏着”的现状。

  3、规划跟着建设走,随意性大。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始,就存在着规划跟着建设走,发挥不了“引领、管总、主导”的作用。有些规划主要是用来迎检的,群众根本理解不了,一般都是建设在前,规划修改在后;有些示范点建设搞完了,规划也没有完全修改到位,甚至存在着有些规划编制处于“自娱自乐”的状况。再者,规划编制随意性大,“李书记种桃,王书记种李”的现象突出。由于规划跟着建设走,加之随意性大,造成“千村一面”现象突出,没有充分挖掘地域、乡村的特色,很难形成“一村一业”“一村一特”错位发展的总体格局。

  4、营运机制不灵活,市场参与度不够。目前,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力军还是政府。在引进战略投资者、引进市场要素方面还处于起步状态。政府“这只手”发力较多,但在策划、规划、包装、政策支持、要素保障等方面做得不够好,市场“这只手”发力较弱,难以吸引市场主体前来投资营运。就全省来说,运用市场模式来发展美丽乡村的占比很低,真正是战略投资者按市场运作的就更是屈指可数了。

  5、群众参与积极性低,全民共建难度大。在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还不够,总认为这是政府的事,有些还认为这是“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老百姓自发组织、自觉参与的热情难以发挥。即使有些群众认为美丽乡村建设是好事,但是要他们参与共建就难了,特别是在征地拆迁、拆除空心房、杂房等方面,一旦有损其利益时,往往产生强烈抵触情绪,甚至阻工闹事。

  三、积极谋划,夯实基础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一较长时期的战略部署需要“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韧性,眼下最重要的就是要通过“转思路、优产业、顺机制、活治理、强人才”为实现乡村振兴夯实基础,起好步子。

  1、转变工作思路。政府不搞大包大揽,大胆放权给企业、给市场,尊重市场规则,甘心当好配角,充分发挥好企业在乡村振兴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政府进行总体策划规划,落实好政策、土地等要素保障,完善基础设施,其余市场化运作统统交给投资者依法按市场管理运作。

  2、做优产业体系。一是要加大集体统筹力度。单打独斗的发展,做不强农村产业。集体经济要主动作为,加大统筹力度,做到“全村一盘棋”发展,突出一个“特”字,产业定位要“一村一业”。二是要敢于靓女先嫁。以既有产业为基础,紧扣产业升级,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培育行业“单打冠军”,积极推向市场,实现“靓女先嫁”,发挥带动引领作用。三是要积极种好梧桐树。产业体系的健全发展,主导是政府、主体是村集体。要有“人家发财我发展”的思想,主动俯下身来种好“梧桐树”,自然能够引得“凤凰来”。

  3、理顺体制机制。一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充分发挥土地增值效益,为农民带来货真价实的收益。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二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扎实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有效利用农村零星分散的存量建设用地。三是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四是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探索农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加快建立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

  4、扮活治理模式。一是坚持自治为基。全面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和报告制度,充分发挥村民会议、代表会议的作用,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二是加强农村社区治理创新。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队伍。三是将法治乡村和德治乡村有机结合。发挥新乡贤作用,积极推评“星级文明户”,努力打造“和谐乡村”“文明乡村”。四是发挥群众的主导作用,增强群众的“家园意识”,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服从规划管理,积极投身乡村振兴,自觉创造和维护美好生活。

  5、育强人才队伍。要从刚毕业或在外务工可以回家的大学生、退伍军人、提前退休的干部、身体健康的退休老同志中优选一批村级基层干部,鼓励他们回乡当乡贤,发挥好乡贤的治理作用;要支持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激励更多优秀人才到农村发展;要选派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到农村一线工作。同时,加强农村干部的培养、培训、管理和后备力量的储备工作,加大新型农民的培训力度,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文/周中心

来源:红网

作者:周中心

编辑:张兴诚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8/06/14/465483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