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端午源头、龙舟故里”,汨罗龙舟文化与厚重湖湘文化一脉相承,求索精神、骆驼精神在这里薪火相传。
粽子飘香的端午佳节,诗情激荡的汨罗江畔浪花飞扬,人山人海,屈原怀沙自沉碧波的“独醒”哀怨和“天问”悲愤,早已化作了波峰浪谷里的激情浩荡。
站位新时代的汨罗市,文化发展步履铿锵,成果丰硕,正在支撑着当地经济社会砥砺前行。文化如椽大笔,绘就了汨罗一幅异军突起、波澜壮阔的美丽画卷。
借力精神热土,打响文化品牌
“屈原忠愤存词赋,千载龙舟竞汨罗。”说起汨罗,屈原总是绕不开的话题,虽然汨罗地处洞庭湖畔,因汨罗江而得名,但作为屈原精神升华的圣地,千百年来始终被人们铭记,只因当年三闾大夫浪漫主义的歌喉,唱出了华夏文化最动人的旋律:爱国主义。
“绿叶兮素权,芳菲菲兮龚余。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饱含着对真善美的追求和洁身自好的高风亮节,三闾大夫在汨罗江畔,种下文化的“芝兰与香蕙”,为汨罗厚植一方精神芳园。“一人一节、一江一渡,一粽一骚”,屈原留下的文化财富,正在汨罗人的浇灌下开花结果。
厚重的文化是汨罗这座城市的气质,也是这座城市发展的软实力。移步新征程,汨罗多渠道普及传播屈学,使之渗透到文化和精神的传承;依托任弼时纪念馆等红色文化资源,借力“汨罗江畔端午习俗”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长乐、新市、归义的集镇文化积淀,全力打造全球华人精神家园。
“作为‘中国龙舟名城’,汨罗最大的优势在文化品牌,必须用硬措施来充实软实力,激发内生动力。”汨罗市委书记喻文信心十足,要让汨罗成为吟诗对唱、富有诗情画意的文化热土。重挖掘,重保护,重传承、重发展,屈子文化园建设被列入湖南省“十二五”规划重大文化项目、全省标志性文化工程。高扬屈原精神大旗,汨罗收获文化雅韵芬芳。
壮大文化产业,千年故土展新姿
文化产业,被誉为继信息产业之后迅速崛起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的壮大,将成为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助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深谙此道的汨罗人,充分利用自身优越的文化禀赋,顺势而为,让汨罗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沐浴新时代东风,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以“汨罗江畔端午节”被确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契机,汨罗投资近4000万元,新建国际龙舟竞渡中心。通过政府主导,创新市场运作模式,汨罗巧借国际龙舟节、湖南花鼓戏艺术节等节会平台,汇聚四海宾朋,助推招商引资。举办中国诗歌节,打造诗歌培训、游学、演艺及版权交易基地,一条用诗歌标注的产业链呼之欲出。
打好“屈原文化”与“汨罗江畔端午习俗”两张牌,探索与实践产业发展PPP模式,投资49.94亿元,汨罗江端午文化产业“落地生金”。前不久,投资3个亿的汨罗粽子文化产业园建设业已帷幕初启,这个生产汨罗特色食品、推介屈原文化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基地,可以解决5万人就业,每年实现50亿元产值。
凸显“湘楚汨罗、诗歌源头、文化圣地”主题,依托汨罗江历史人文资源,东起长乐故事小镇,串联新市慢城古镇、归义滨江街区、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西至屈子文化园,建设一道风景如画、底蕴深厚的生态文化旅游长廊,一个融吃喝玩乐于一体的特色产业集群,正蓬勃崛起。城区、镇区、景区交融贯通,喝甜酒,看故事会,品味长乐风情,留住乡土记忆……文化氤氲之息,正在扮靓汨罗产业发展静美时光。
文化搭台,旅游唱戏;文化的融入,让旅游精气神十足。在2017年全国旅游投融资促进大会上,汨罗江端午文化产业整体开发项目入选优选旅游项目。文化的流水,正在津润汨罗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寸肌肤,滋养着汨罗华丽蝶变。当年“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楚山湘水,已被文化演绎得高潮迭起,精彩纷呈。
奏响文化惠民,润泽民生谱华章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见,文化的“教化功能”,对于塑造城市归属感至关重要。城市就像一个人,经济是他的肌肉,景色是外表,文化则是他的灵魂。只有深耕文化沃土,城市才会活力迸射,人们的幸福指数才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汨罗市新市镇综合文化站,多方筹资建设宽敞的综合文化站,为群众文化活动、体育健身、娱乐休闲提供一方“精神雅园”。在这里,书画爱好者挥毫泼墨,京剧票友高歌欢唱,太极剑队员英姿飒爽,村民怡然自得地享受愉悦时光。这只是汨罗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文化惠民”的一个剪影。
朝小康迈进,向幸福出发。汨罗市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文化强市战略规划,作为打通群众幸福感“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抓手,以文“化”人,以文惠民,政府积极搭桥铺路,在政策制定、平台搭建、设施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全社会“文化惠民”风生水起。
长乐镇“故事会”筹资1500万元,建成长乐故事会博物馆和民俗馆,筹资52万元新建“上市街故事会传习所”;西长村生态产业园、闵家新村、神鼎山生态度假村等大型公共文化项目,吸引民间资本近30亿元;成百上千的文化志愿者和文艺团队活跃城乡;闲来无事,听听戏,读读书、看看报……对于曾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村民来说,现在他们与城市居民一样,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各种文化饕餮盛宴。一场场活动、一张张文化名片,真正让文化走进了百姓心田。
未来,汨罗文化美景将更加醉人。开办道德讲堂、国学讲堂,完善诚信体系,倡导全民阅读,多措并举提高市民文化素养,形成人人热爱汨罗、维护汨罗的良好氛围,让每位汨罗人都成为汨罗形象的文化名片,为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集聚文化光芒。
全球文化圣地,千秋精神家园。端坐汨罗江畔,山水蹁跹,岁月安然。可以忆往昔、发千古诗情;可以划龙舟、过粽香端午;可以听楚韵、品繁华盛世……挖掘文化内涵,汨罗蓄势待发。“惊才风逸,壮志烟高”,汨罗正在用文化泼墨一副岁月静好的诗画长卷,一座显山露水、底蕴深厚的“全域旅游城市”已然英姿绽放。
文/张兴诚
来源:红网
作者:张兴诚
编辑:王俞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