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第一天,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新栏目----《“四风”曝光台》新鲜出炉,第1期曝光了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矿区人民法院院长朱志杰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卫计局原副局长易应良私车公养问题和酒钢集团公司工程建设管理部副部长张敬民违规为其女操办婚庆事宜问题。
眼尖的读者不难发现,这个《“四风”曝光台》不仅栏目是新设的,曝光台通报案例时还采用了新的形式----“案例+点评”。可见,这似乎在告诉我们,不仅要继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纠“四风”,还要找准“四风”“病灶”,下猛药整治“四风”顽疾。
众所周知,治好病,必须找准“病灶”。“病灶”没找准,怎么吃药都难除病根。整治“四风”顽疾也是这样,必须对准焦距、找准“病灶”,及时根治“病痛”。
找准“病灶”治“四风”,首先要查找问题,找出“病灶”,要认真查找“四风”问题上的新形式、新表现。尤其是要重点查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变态,不回避问题,不掩耳盗铃,不避重就轻。不仅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自己查,更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依靠群众力量,把问题查清、弄准、核实。像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卫计局原副局长易应良私车公养问题其实就是“四风”问题的一个新变种,只有找出“病灶”,才不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找准“病灶”治“四风”,必须先找准“病灶”,剖析问题。同样是“头痛脑热”的病,引发的因素有许多。只有查清病因,找准“病灶”,治病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四风”问题新形式、新表现也是这样,在不同单位和部门,在不同的人身上,不仅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产生的原因也会不同。找准“病灶”治“四风”,就要仔细剖析问题,找准“四风”问题新形式、新表现的病因。像中央纪委监察部这次曝光台中的三个案例点评,就是通过点评找准“病灶”,深刻反思问题的根源,找准整治“四风”的治本之策。
找准“病灶”治“四风”,要在根治“病痛”上做文章,力争做到标本兼治,真正把“病”治好。整治“四风”顽疾,找准“病灶”是前提,也是关键。找准了“病灶”,查清了病因,就要对症下药,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反映强烈、迫在眉睫、非解决不可的“四风”问题的新形式、新表现,以实际成效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对于存在的新“四风”问题,不能讳疾忌医、不能等待观望、不能敷衍塞责,而要敢于面对,敢下猛药,像中央纪委监察部一样创新方法、创新形式,做到真转真改,马上就改,小则小改、大则大改,确保整治“四风”顽疾取得实效。
新时代,面对“四风”新表现,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四风”曝光台》的新栏目“案例+点评”的新形式,告诉了我们纪检人只要找准“病灶”就能整治“四风”顽疾,作风建设必会返璞归真、固本培元,方能活力无限。
文/徐波
来源:红网
作者:徐波
编辑:张兴诚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