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陈朝霞:“五大发展理念”让社会主义“潮”起来

来源:红网 作者:陈朝霞 编辑:夏熊飞 2017-10-17 18:37:49
时刻新闻
—分享—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是对世界科学社会主义500年的曲折坎坷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社会主义“潮”起来的力量之源、内在要求、重要体现、必由之路和本质要求。

  一、创新发展:社会主义“潮”起来的力量之源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只有注重创新,社会主义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强大。

  创新发展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湖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创新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思路和方向,涉及生产力全要素、全系统,能激发各类生产主体的活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国家持续繁荣强大。上世纪80年代末期,国家选派一批领导和经济学家前往日本、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调研,研究西方国家发展规律,得出一个结论:日本依靠科学技术、科学繁荣两个车轮实现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美国依靠科学技术、科学管理和科学教育推动和维持国家的繁荣强大。我国注重科技创新创造了“两弹一星”、超级计算机、神州载人飞船等一系列震惊世界的成就。由此可见,创新可以有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动力、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让一个国家持续保持繁荣强盛。

  创新发展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所在。“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恩格斯一直强调用创新思维来看待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综观人类发展每一次变革,每一次转折,创新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终将创新贯穿于改革开放始始终,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权力监督体系改革、税收体制改革等涉及国家体制机制的深层次改革,破除了利益固化的藩篱,突破了传统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时代。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创新,才能让改革深入,才能让各种生产要素充分释放活力。

  二、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潮”起来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协调发展的实质是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最优化重组、整合,目的是补齐发展短板,解决不平衡问题。

  协调发展是全面小康建设的内在要求。“唱和如一,宫商协调”,发展也如此,只有经济社会各方面协调一致、相得益彰,才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从经济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农业发展、脱贫、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对全面小康建设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这说明全面小康建设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建设,这就必须牢固树立协调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尤其要解决好收入不均、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否则,高质量的全面小康社会只能是“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为此,我们必须统筹协调各方,集中力量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全力缩小城乡差距,使整个社会朝公平公正方向前行。

  协调发展是解决短板瓶颈的重要举措。加快发展关键在于补齐“短板”。我们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造成了经济与环境、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等矛盾突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不能是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或者这一部分像欧洲、那一部分像非洲”“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经济学“木桶理论”指出,决定木桶的盛水量是最短的那块。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采取偏重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模式,集中人力、物力快速发展经济具有一定合理性,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特别是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后,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已不适应现实需要,必须进行调整,否则就会出现“短板效益”、不和谐声音,我们也将毫无疑问地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协调发展就是聚焦突出问题和短板瓶颈,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让广大人民公平公正的享受改革发展“红利”。

  三、绿色发展:社会主义“潮”起来的重要体现

  马克思指出:“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与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社会发展过程是自然史与人类史辩证统一的过程,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绿色发展就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方法论。

  绿色发展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绿色发展强调的是“既要看速度,也要看增量,更要看质量,要着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增长”,这是社会主义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再也不能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了”“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是从本质上转变“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方式,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科学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最终目标,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科学处理好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解决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间的矛盾问题。

  绿色发展契合世界生态文明发展潮流。绿色发展理念是准确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结晶。当前,全球面临温室气体排放、臭氧层破坏、化学污染、大气雾霾等环境问题,世界各国和人民都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中国将生态发展写入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并积极参与国际绿色交流、制定国际绿色经济规则,这是世界马克思主义政党史上的第一次,充分体现了中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刻认识和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责任担当,得到世界各国普遍认可和赞誉。2016年的G20峰会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对全球绿色发展的引领,绿色发展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绿色发展是绿色富国富民的必然路径。绿色发展注重高科技投入、低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的生产方式,强调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提倡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是一种高效、绿色、安全的经济发展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曾动情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生态环境直接影响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坚持绿色发展,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目的就是走绿色富国富民之路,让人民群众拥有生态优良、环境洁净的生存环境,实现自然生态与人类需求相和谐、相平衡。2016年,我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0%,“十二五”期间,累计下降18.4%,中国绿色发展成效逐渐显现。

  四、开放发展:社会主义“潮”起来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的历史就是在开放中发展的。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都不能只靠本民族的力量。只有处于开放交流之中,经常与外界保持经济文化的吐纳关系,才能得到发展,这是历史的规律。”开放发展是我们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

  开放发展推动全领域深刻变革。改革需要开放,开放推动改革。在对外开放过程中,不仅破除了“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传统观念束缚,还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金融资本,这让经济社会变得更加具有多样性和竞争性,将引发应激反应、鲶鱼效应,迫使国内企业、政府机构等各个行业领域不得不进行全面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需要,开放发展带动了全领域的深刻变革。

  开放发展带来全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我们的开放是多层次、全方位、可持续、走出与引进相结合的,目的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回顾世界强国及先进地区发展道路,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善于利用外部资源,善于从开放中获取发展动力,善于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开放战略。回顾中国闭关锁国历史,使中国的文化,经济,科学与世界脱轨,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使一向强大的中华故步自封,走向落后,直接导致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开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选择,不论是基于历史教训、对比先进,还是实现跨越发展需要,都必须坚持扩大开放,只有大开放才能赢得大发展。

  开放发展实现国与国深度融合。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加速,各国经济交流交汇,任何一个国家,只有打开国门搞建设,置身于国际环境来谋划发展,才能获得强大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资源支撑。我们倡导的“一带一路”提倡构建开放、包容、共享、均衡的全球一体化经济,抓住了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的关键,必将赢得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权,深入推动中国与世界深度融合,实现沿线国家共同繁荣、共同发展。2017年5月,“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会议达成涉及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5大类270多项具体成果。

  五、共享发展:社会主义“潮”起来的本质要求

  列宁在《告贫苦农民》中也指出:“共同劳动的成果不应该归一小撮富人享受,应该归全体劳动者享受。”社会主义“潮”起来的本质要求就是让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

  共享发展能促进国家安定、民族团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共享发展理念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在总结、反思和超越世界各国社会发展实践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认识、新提炼。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森严等级观念和等级制度使得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对立矛盾无法调和,共享发展的没有生存空间。在资本主义社会,为缓解劳动者与资本家间的矛盾,提出“分享型增长”“亲穷人的增长”“包容性增长”等理念,促进了社会公平公正、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共享发展正是对社会发展规律和世界各国实践的科学总结而提出的,目的是促进国家安定、民族团结。

  共享发展能促进公平公正、人民富裕。共享发展的目的是解决社会公平公正的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是社会主义共享发展的最好体现,2016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40万,在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改革发展任务繁重的背景下,扶贫成绩来之不易,让人倍感温暖,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展示了社会主义促进公平公正、人民富裕的坚定信心。尽管成绩斐然,但分配不公、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等问题仍然客观存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共享发展理念,就是为提升发展层次、质量和水平,推动社会公平公正,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作者陈朝霞系怀化学院副教授)

来源:红网

作者:陈朝霞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7/10/17/445018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