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张京华:濂溪学说是湖湘文化的重要资源

来源:红网 作者:张京华 编辑:许敏 2017-03-21 18:07:52
时刻新闻
—分享—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专家文章之三

  党中央提出复兴民族文化的“中国梦”伟大构想,其中理论基础的关键是我们的历史积淀和儒家文化。2013年底,习总书记在曲阜参观孔子研究院,当场表示:“我来这里就是要告诉世界,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态度,就是我们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此后,中央领导人多次参观古代书院、圣贤故里,接见国学大师、中国哲学教授。

  今天我们学习和继承周敦颐的思想精神,纪念周敦颐诞生1000周年活动,正与党中央复兴民族文化、尊重儒家文化的宏伟大业保持一致。周敦颐的思想就仍然具有伟大的思想意义和积极的现实作用,是可以肯定的。

  一、周敦颐以其卓越的理论思维,代表了中古时期的思想高度

  周敦颐,字茂叔,世称濂溪先生,是北宋初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是影响整个东亚五国近一千年的宋明理学的开山人物,是在屈原之后、王夫之之前的湖南本土人杰中的佼佼者。

  “孔孟以来推此老,程朱之上更何人?”在中国儒学史、中国思想史上,周敦颐与孔孟、程朱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被尊为“理学开山”“道学宗主”。

  二十四部正史之一的《宋史·道学传·序》是这样评价的:“孔子没,曾子独得其传,传之子思,以及孟子,孟子没而无传。两汉而下,儒者之论大道,察焉而弗精,语焉而弗详,异端邪说起而乘之,几至大坏,千有余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命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

  周敦颐一生留下两篇哲学著作给后人,一篇《太极图说》,一篇《通书》。《太极图说》探求义理的精微,《通书》阐发学说的体系。两宋新儒家之建立,学理上最大的贡献来自“无极而太极”一句论断。在中国儒学史、中国哲学史上,《太极图说》第一次提出了“无极”的概念,弥补了易学的一个空白。

  在治理国家、振兴民族的过程中,思想家、哲学家所起的作用是超越时空的。

  “濂溪之学,精悫深密。”周敦颐以其卓越的理论思维,开创了宋明理学,开创了宋代儒家的新形态。

  二、周敦颐是真正“湘字号”的本土英杰

  周敦颐是湖南永州道县人,宋代为道州营道县营乐里,世称“濂溪故里”。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已经将周敦颐列为乡籍名人,其书卷五十八“荆湖南路·道州”有4处记载周敦颐的故里在湖南。

  “形胜·濂溪”条目写道:“濂溪在州城西三十里,周茂叔故居也。”

  “古迹·舂陵濂溪、九江濂溪”条目写道:“濂溪在道州营道县之西,距县二十余里。先生既不能返其故乡,卜居庐山之下,筑室溪上,名曰‘濂溪书堂’。先生舂陵之人,言曰:‘濂溪,吾乡之里名也。’先生世家其间,及寓于他郡,而不忘其所自生,故亦以是名溪。”

  “古迹·周濂溪祠堂”条目写道:“周濂溪祠堂在州学,胡铨为《记》。淳熙重建,张栻为《记》。”

  “人物·周敦颐”条目写道:“周敦颐字茂叔。神宗时为广东运判,以疾,上南康印以归,居九江濂溪,名‘濂溪书堂’。有《通书》《太极图》等书,倡明道学。程珦与之为友,珦二子颢、颐,闻茂叔论道,遂厌科举之学,慨然有求道之志。”

  曾国藩《湖南文征序》以屈子、周子二人并称,称屈原为言情韵者所祖,周敦颐为言义理者所祖。戴德诚《湖南宜善守旧》一文,黄光焘《湖南学派论略》一文,吴博夫《湖南民性》一书,钱基博《近百年湖南学风》一书,都有同样的认同。

  屈原是两湖共有的文化资源,贾谊是流寓文化的代表,而周敦颐、王夫之则为地地道道的本土英杰。

  周敦颐曾在湖南多地任职,湖南零陵朝阳岩、澹岩,东安九龙岩,道州含晖岩,留有周敦颐的摩崖石刻亲笔手迹。

  2016年5月17日,习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列举周敦颐、王夫之、魏源、李达、翦伯赞、吕振羽六位湖南省的思想家,高度评价他们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

  濂溪是湖湘的濂溪、中国的濂溪、东亚的濂溪。周敦颐是世界的,但从湖湘看来,研究、继承、发扬濂溪思想,多了一层亲切,也多了一层责任。

  三、由“道南文献”可见理学思想由湖南向全国和整个东亚的发展和传播

  王闿运刻写在岳麓书院的楹联说道:“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楹联是对濂溪学、湖湘文化在全国的地位的最简明的概括。

  “濂溪一脉”即濂学的创兴。“吾道南来”即洛学的南传。“大江东去”则是闽学的开展和分化,包括阳明心学的兴起,乃至东亚各国的传播。

  《道南录》《道南渊源录》《道南原委》《道南一脉》等儒学理学史传,自宋至清,共约80余种400余卷。宋元明清理学的各家各派,洛学、闽学、浙学、关学、蜀学、北学,乃至朝鲜、越南、日本、琉球的教化传播,无不受到濂溪思想的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亦即无不渊源于湖南。

  在湖南产生的周敦颐的理学思想,经过濂-洛-关-闽,中国、韩国、日本、越南的发展和传播,成为中国乃至整个东亚世界近一千年文明发展的指导思想这一整体过程。这个整体过程的关键一点,就是所有的思想发展脉络无不溯源于同一指向,即湖南。

  二程为周敦颐亲传弟子,朱熹为周敦颐五传弟子。《程氏遗书》二程自言:

  “昔受学于周茂叔,每令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

  周茂叔窗前草不除去,问之,云:‘与自家意思一般。’

  诗可以兴。某自再见茂叔后,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

  程颐《明道先生行状》:“先生为学,自十五六时,闻汝南周茂叔论道,遂厌科举之业,慨然有求道之志。”

  《宋史·道学传》:“仁宗明道初年,程颢及弟颐实生,及长,受业周氏。”

  陈郁夫《世界哲学家丛书·周敦颐》:明道所得偏于主静,下开陆王一系。伊川所得偏于定性,下开程朱一系。朱子以《太极图说》为形上学框架。陈白沙的“主静致虚”纯走濂溪路子。阳明的“致良知”有得于濂溪而益加邃密。阳明江右弟子多得主静无欲之旨向。濂溪对明清之际的学者,特别是王船山,也有很大的影响。

  周敦颐影响后世绵历千年,播于东亚同文五国。濂溪理学的影响遍及中国、朝鲜、越南、日本、琉球,古称“同文同伦”“文明五国”。

  由“道南文献”,即可见最近一千年中国与东亚文明思想的源头,即可见湖湘学术在中国与东亚的重要地位和巨大贡献。

  四、千年的纪念,千年的启示

  周敦颐不仅是学者、书生,而且是任劳任怨的基层政治家。儒家主张积极有为,经邦治国、经世致用,知行合一。为政亲民,躬行日用,是儒家学者的基本原则。史载,周敦颐“移郴之桂阳令,治绩尤著”“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以洗冤泽物为己任”。

  周敦颐思想超群而又为官清正,他的清廉植根于他的儒学修养。濂溪之“濂”,唐以前古文罕见。“濂溪”的名号是中国古代清廉政治的突出表现。周敦颐一生有“至廉”“清尚”之称。服御之物,只一敝箧,钱不满百,旷然不以为意。黄庭坚高度评价说:“周茂叔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周敦颐的文学作品《爱莲说》讨论莲(君子)、菊(隐逸)、牡丹(富贵)三者之间的取舍,认为隐逸不可取,富贵不足为道。只有清廉、高洁、正直、有为,才是士人的理想取径。《爱莲说》是古代文学中传颂千载的名篇,是中国古代“文以载道”思想传统的突出代表。

  周敦颐生于1017年,卒于1073年。今年夏历丁酉年五月初五日端阳佳节,即2017年5月30日,是濂溪先生诞辰一千周年纪念。

  相对于湖湘文化中的其他人物、典籍,周敦颐的思想学说是湖湘文化资源中更加重要的部分,而湖南的学术界文化界对周敦颐思想学说的研究是相对薄弱的,对周敦颐的历史地位和学术价值的评判尚未恢复到古人的水准,是一项亟待弥补的重大课题。

作者简介:张京华,湖南省濂溪学研究会会长、湖南省濂溪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院长、二级教授。

来源:红网

作者:张京华

编辑:许敏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7/03/21/424486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