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 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
消费品工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民生性、支柱性产业,也是我国重要战略性和传统优势产业。为助推消费品工业转型升级,去年国家层面出台了《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开展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专项行动,着力从“结构调整、质量提升、价值增值”三个方面加以引领。《意见》非常重视发挥市场的作用,强调要坚持市场主导,从供给侧着力提高消费品供给水平与质量,以应对市场需求变化。
作为消费大省的湖南,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拥有以食品、纺织、服装、耐用消费品、陶瓷、造纸、皮革、塑料工业为重点,覆盖面较广、结构相对完整的消费品工业体系。之后,由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没有厘清、把握好市场发展规律,“白云冰箱”“松鹤自行车”等知名湘品逐渐被市场淘汰,导致我省消费品购买力大量外流。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新的历史挑战与机遇面前,湖南更需要强化市场要素的主导地位,促推消费品工业转型升级。
完善产业政策,为市场“减成本”。市场要素需要依照特定规则运行,如果要素在缺乏透明的产业政策体系“灰箱”中运行,必然会增加交易成本。因此,须因地制宜完善产业政策:围绕传统优势产业,制定食品安全、能效标识、绿色标识等认证制度;科学推进重要产品追溯标准体系建设,全面对接国家或国际追溯技术和标准;建立健全消费品召回及退市制度、企业诚信激励及失信惩戒机制;设立专家库管理机制,构建专家工作评估、经费分配和成果评价机制以及成果处置权、收益权分配机制等等。
强化财政金融服务,为市场“输营养”。目前我省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更需财政金融服务积极发挥调节经济运行的基础和支柱性作用。政府应鼓励符合条件的消费品制造企业与银行、保险、基金、担保等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实现信息共享联动;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和省级产业引导基金应重点扶持在大众消费品创新、设计服务等方面下功夫的企业;对于实施“三品”战略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扶持;对于容易产生环境污染、大量消耗资源的产品以及部分高档消费品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引导消费回流。
优化创新路径,为市场“集活力”。面对我省消费品工业创新资源分散、创新主体动力不足、创新成果转化不快等问题,在市场导向上,应利用装备制造业的技术优势,加强智能、健康消费品开发创新;利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优势,加强个性化、时尚化、功能化、绿色化等中高端消费品开发创新;利用湘西等市州的区位优势,加强民族特色消费品开发创新。在优化创新路径上,遴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发展关键技术、高端技术和前沿技术;支持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湖南制造”向“湖南智造”转变。
筑牢服务平台,为市场“增保障”。服务平台可以沟通、协调和调整市场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使市场体系的功能得到整合。发挥好行业协会作用,为广大生产经营企业提供市场化消费品能效标识、绿色标识等专门认证服务;围绕医药、食品、轻工、纺织等行业的特色“湘”字号品牌,着力构建集批发交易、品牌展示、金融结算、旅游观光等为一体的专业化综合市场;推进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把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作为拓展消费品销售渠道的重要着力点,努力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多层次需求。
(作者单位: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徐华亮
编辑:许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