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溪淙淙、百川归海;怀抱天下、化育万物。
怀化,是一片古老的家园,总有一份情感让人感动;是一个青春的乐园,总有一些故事让人牵挂;是一座崛起的新园,总有一种声音让人振奋……在这里,秀美的自然景色、深厚的文化底蕴、多彩的民族风情、和谐的人际关系......无不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要尽情书写、放声讴歌。
春意盎然,机会多多。这不,为讲述好怀化“好故事”、传递好怀化“好声音”,营造新春佳节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怀化新闻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抒发情感的平台:开辟“演绎怀化好故事传递怀化好声音——怀化市首届网络‘奥斯卡’微电影展播”网络专题,并同步开通报送渠道、互动微信群、微博话题等,吸引更多的人共同来关注怀化、热爱怀化、建设怀化。
在众多展播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部由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选送的微电影,叫《菜地苗寨之生生不息》。与其说这是一部表演给别人看的电影,倒不如说是一段现实生活的纪实。片中的人不做作、很真挚,不是演员、而是父老乡亲;片中的景不夸张、很自然,不是道具、而是生态环境。一切是那样的熟悉,那样的走心,那样的朴实无华,那样的原汁原味……
回味无穷,引人入胜。看完《菜地苗寨之生生不息》,我百感交集,感慨万千。不一样的时光,还是同样的滋味;不一样的场合,还是原样的传承,仿佛把我带入了一个世外桃源、童话世界,又走回了苗乡侗寨里那些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原始生活”。
作为土生土长的三锹人,我对锹里地区的风土人情非常了解和理解,对菜地苗寨的风俗风光非常享受和接受。
菜地村的黄柏寨,就是我舅家,这里的三团两寨都是亲戚,以前经常去玩,留下太多美好的回忆。记得28年前,我还是一个初中生,当族兄的孩子快满月时,就是我挑着担子上门去菜地报“打三朝”的喜讯。
菜地是一个历史悠久、风景秀美的村寨。从地妙和金山寨分别流来的山溪,汇集成一条清澈的小河,穿越菜地全境,潺潺流淌而去;四周高山耸立,苍松翠柏、郁郁葱葱,鸟语花香、四季如春。全村由黄柏、菜地湾、万才和岩嘴头、关上等五个自然团寨组成,总人口1486人,绝大多数为潘姓,100%的全是苗族,家族感情特别和谐,民族风情尤为浓郁。
这个并不大的村级行政区里,不仅有学校、医院、供销社,还有银行——信用社,在少数民族地区,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历史上,她是靖州锹里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从民国初到新中国的60年代初期,一直就是乡公所或区公所的驻地。可见,这里位置的重要和曾经的辉煌。
与锹里地区其他地方一样,菜地村至今保留着众多神秘、奇特的风俗习惯,而“打三朝”是最大的喜事,因为这是人们宣告繁衍后代的骄傲,所以仪式搞得特别隆重。
在靖州锹里一带,婴儿出生的第三天称为“三朝”,庆祝亲友家婴儿出生称为“打三朝”,又叫“喝三朝酒”。苗家人非常重视婴儿的诞生,孩子出生后,会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告诉全寨人和亲朋好友,邀请大家一起分享“添丁”的幸福。
民间有“男不打三朝”的说法,故参与“打三朝”的客人多为女性,主要是外婆、舅婆和其他客人。既然叫“三朝酒”,因此“打三朝”往往都要热热闹闹庆祝三天。
第一天下午,客人结伴挑着厚礼而来,主人备上丰盛的长席(又称龙头宴)招待客人,叫“正席酒”。俗话说,吃酒莫歌不成令,写字没墨不成文。这里是苗族歌鼟的世界,酒席上,主客各坐一边对歌饮酒、欢歌笑语,其乐融融。有时,兴致一旦高涨,甚至通宵达旦。
第二天上午,主人家置办油茶点心,继续开宴,是“过早酒”。席间,亲戚朋友把带来的礼物一一送上。一般外祖母的礼物最为贵重,礼物多多、式样齐全,主要有银项圈、银手镯、长命锁、包裙、背带、鸡蛋、糯米,等等。
第三天早上,还要准备一餐“散客酒”。由于是最后一次酒会,氛围更加热烈,我劝你一杯,你敬我一杯,你唱一首,我回一首,不甘示弱、难分高下。吃过“散客酒”,大家依依不舍话别,主人唱着苗族歌鼟送客人几里地远。至此,“打三朝”基本上也结束了。
这几天,主人劳累、辛苦,客人也轻松,苗家流传有“请客容易做客难”的话,真是喝不完的酒,唱不完的歌,但是大家累并快乐着!每一次“打三朝”就是一次亲情大聚会、情感大交流,新的生命在祝福、喜庆、开心中茁壮成长,感情在碰杯、对歌、说笑的交流中进一步加深。
基于对苗族风俗风情比较深的认知,所以《菜地苗寨之生生不息》中的那些情节,那些片段,我十分认同,并且深深地感染着我,感动着我。
顾名思义,按说一部微电影不可能面面俱到、头头是道,《菜地苗寨之生生不息》虽然讲述的只是苗家人“打三朝”的一个生活情景的风俗习惯,但是却包罗万象,内涵丰富,既介绍了蝌蚪、油茶、竹筒酒、甜酒蛋等多种特色美食,挑逗你的食欲;又展示了烧米酒、做木匠、唱歌鼟、制苗锦等非物质文化,充实你的知识;而且,演员全部都是本地群众,不用化妆、不必打扮,无需背台词、无需装表情,原装出演、真情流露,这才是最生动、最精彩的表演。
真实生活是最好的素材,人民群众是最好的演员。一部影片要出彩,决不能一味出格地追求“高大上”,而要立足现实“接地气”。《菜地苗寨之生生不息》这个“微电影”,其实是一个“大舞台”,剧本短而精,故事简单又精彩,解说得淋漓尽致,演绎得活灵活现。浓浓的乡土气息,淡淡的美丽乡愁,深深的美好愿望,既让广大观众领悟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也让当地群众醒悟了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
菜地苗寨日新月异、生机勃勃,“三朝酒”里生命绽放、生生不息。对多数人来说,无论走到哪里,走向何方,走得多远,总有一种情怀在心底,总有一段时光难忘记,总有一种生活永延续……《菜地苗寨之生生不息》做到了。
文/吴展团
来源:红网
作者:吴展团
编辑:司马清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