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谈谈我认识的“湖南好人”朱雪玉

来源:红网 作者:袁金 编辑:司马清 2017-01-13 09:32:30
时刻新闻
—分享—

  80后绥宁县第二中学高中部英语教师朱雪玉,像火种把爱心点燃。她获得了“湖南好人”称号,对此我一点也不感到意外。

  我知道,她是“任乐义工绥宁支部”的领头雁,自成立任乐义工绥宁支部以来,她带领义工已成功开展了大大小小的公益活动20多起,义工人数也由原来的几人壮大到近150人。她是武阳镇雀林村国学堂的大管家,秉持“扶贫先扶智”的理念,一起把废弃的原雀林小学改造成了绥宁县第一个乡村公益国学堂,让留守儿童和村民感受到传统国学的无穷魅力。

  她几乎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放在了国学堂里,她的大爱感动了周边的同事和朋友,纷纷加入到国学堂教师志愿者队伍中来。朱雪玉用大爱点燃了山村传统国学火种,影响越来越大,得到全社会的认可。

  与她之间算认识也算不认识,2006年冬天寒假,我到袁家团看望老同学,那天老同学没见着,见到了朱雪玉。她个头不高,戴一副眼镜,中长头发,眼睛明亮深邃,散发着一种笃定的气质。

  是她第一眼认出了我,如今想来总觉有些惭愧,英雄、名人都很低调,只做不说。其实我们只是同年级的校友,从前是不认识的,但也经常会在上下课堂的路上见面,随从未说上话,但是印象是有的。只因她那时是班级骨干,每逢卫生检查、校园活动,尤其那时的英语角总能看到作为组织者的她。

  那天过后再见面已经是今年的事情了,此时,我在报刊、微信、网站上常能见到她,她却见不到我,非常惭愧。

  如今,当我还在徘徊惶恐之时,她却以最简单平凡真实的行动,实践着。带领义工、志愿者在那些只有老人和孩子留守的村落里,为老人排忧解难,为孩子答疑解惑,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

  她依旧如此得笃定,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文/袁金

来源:红网

作者:袁金

编辑:司马清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7/01/13/418849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