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湖南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2016年12月21日至30日,湖南省委巡视组全面反馈第三轮巡视情况。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傅奎,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王少峰参加有关单位巡视反馈并讲话。 (1月5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巡视制度是党内监督的重要内容,巡视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器,巡视全覆盖有利于构建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体系。巡视作为全党的“千里眼”和“顺风耳”,要发挥“尖兵”“前哨”“侦察兵”作用,给权力戴上“紧箍咒”,让权力不再任性。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腐败问题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他们大权独揽、搞“一言堂”、结成“共腐圈”,严重污染当地政风气。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抓住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释放全面从严治党强烈信号。
党风廉洁建设绝不能回避现实问题,被巡视党组织存在的问题就得严格整改落实。诸如,有的党的领导弱化,党组织“四个意识”不强,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不到位。有的党的建设缺失,党建活动庸俗化、娱乐化,党的观念淡薄,一些基层党组织长期不换届。有的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组织履行主体责任不到位,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问责职能发挥不够,一些单位私设“小金库”、乱发滥补、公款旅游、套取办公经费送礼,个别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之便顶风违纪收受红包礼金、亲属违规参与自己管辖的业务牟利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问题必须引发重视,并以切实举措纠偏更正或治理。
领导干部是党执政的骨干力量,必须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党风廉洁建设重要方面之一就是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这是一项重要而长期的任务。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第一位,突出巡视政治“体检”定位,以纪律为戒尺,瞪大眼睛、拉长耳朵、发现问题,一针见血指出问题根子。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早提醒、早打招呼,及时向上级汇报,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让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成为多数,让严重纪律处分和重大人事调整成为少数,让涉嫌犯罪立案审查成为极极少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巡视是对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考试”,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对待巡视整改,对于巡视反馈的问题,要真认账、不推诿,真反思、不敷衍,真整改、“不贰过”。巡视发现的问题表现在下面、根子在上,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和班子成员要从自身做起,敢于拿自己开刀,开列负面清单,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对账销号,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条条有整改。党组织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要把第一责任人责任记在心里、扛在肩上、抓在手里,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向中央“对表”,随时校准思想,板起脸来监督,牢固树立“不抓巡视整改是失职,巡视整改不到位是渎职”的观念。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坚持民主集中制,强化责任担当,融入党内政治生活“大熔炉”,对照反馈问题逐一制定整改措施,以坚强的组织领导保障巡视整改,及时向党内和社会公开整改情况,主动接受干部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监督,从严从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文/魏华
来源:红网
作者:魏华
编辑:司马清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