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让人本创新成为湖南产业扶贫的不竭动力

来源:红网 作者:刘湘 编辑:林旻煜 2016-12-16 22:44:20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期,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栏目推出特别系列报道《精准扶贫一年间》。12月15日推出第一期聚焦湖南,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方略的地方。在这期主题为《精准扶贫一年间:湖南“四跟四走”拔穷根》报道中,记者采访了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重点探讨了“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模式成功的关键及相关议题。

  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湖南有445万贫困人口。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决胜阶段,肩负着要将445万贫困人口一同带入小康社会重任的湖南,脱贫攻坚任务十分繁重。立足于三湘实际,湖南走出了一条“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模式。

  所谓“四跟四走”,就是“资金要跟着贫苦户走,贫困户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项目走,项目必须跟着市场走”。应该说,这为脱贫工作的持续推进,确定了好方向。因为过往的实践经验和教训已经充分表明,某些地方存在的脱贫返贫、越扶越贫的现象大多可以归结为当地的脱贫攻坚缺乏有效的产业支撑,进而当地人只能在依靠外界的不断“输血”中,滋生一味“等靠要”的思维。

  “四跟四走”模式的亮点在于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突破传统扶助的常规思路,将政策抓手着眼于资金、项目、人才、产业等市场要素,力图以创新的扶贫理念、创新的扶贫举措,利用市场金融的力量,全面盘活贫困地域的资源配置,并促进贫困地域形成有效的自力更生机制。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这一套机制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对贫困群众积极性的带动。贫困人口要脱贫致富,没有资金不行,直接给予资金帮助,又没法发挥应有的作用,而湖南的做法,是以金融手段搭建好“无担保、无抵押”的诚信平台,让贫困人口有充足的底气迈出创业的第一步;创业点子少,缺乏经验,湖南当地政府组织创业能人,一路扶持,当好贫困创业群体的领头人,为贫困人口的创业保驾护航;另外,湖南为脱贫事业开展量身打造的金融体系全线发力,更为贫困人口实现了货真价实的收益兜底。这一系列创新举措,旨在让贫困人口有获得感的同时,提供了一种贫困群众充分参与区域脱贫攻坚全过程的平台,营造了一种“有奋斗就能收益”的利益合理预期和利益感觉,为区域彻底摆脱贫困凝聚了合力。

  从湖南的产业扶贫经验来看,创新扶贫思路的背后,不仅是要让贫困群众告别物质上的贫困,更要告别精神上的贫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相对来说,考虑到造血功能,又着眼于发挥群众积极性的扶贫举措,更能实现贫困问题的标本兼治。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根据自身地域特色,都形成了不少有地域特色的扶贫创新形式,这是必要的。但需要人参与的扶贫不是机械的工业生产线,任何创新举措,只有设身处地地站在贫困群众的角度多想一想,多在贫困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上谋划布局,才能避免脱贫攻坚战成为政府单方面的单打独斗,也就才能让当下的扶贫举措经得起历史和时代的检验。湖南要继续在产业扶贫上持续做好文章,显然是要将人本创新理念一以贯之。

  文/刘湘

来源:红网

作者:刘湘

编辑:林旻煜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6/12/16/416614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