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胡艺华:奏响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第一提琴”

来源:红网 作者:胡艺华 编辑:许敏 2016-10-10 14:27:06
时刻新闻
—分享—

  恩格斯关于“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的名言中,逻辑地包含着社会意识决定于社会存在但可以适当超前于社会存在的重要观点,为我们深刻把握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走向和当代使命提供了理论指引和重要遵循。对此,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宏大命题和战略部署,这表明我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使中国在哲学社会科学上奏响“第一提琴”,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系统性、长期性的宏大工程,应该坚持统筹谋划,由短板入手,以问题导向,从五个路径加以协同推进。

  1、夯实内功,不断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水平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个国家要走到世界的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或缺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一个政党要真正引领和凝聚人民群众,就一刻也不能停止科学理论的创新。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历来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在总体上是滞后于实践创新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项在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后启来者、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迫切需要有成熟、一流、卓越且能够与时俱进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提供价值引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当前,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应该着力在自身的内涵建设和内容创新上下工夫,尤其是要围绕“什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怎么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课题,从多学科、多角度、多维度进行深入研究,力争在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些关键领域、核心问题、基础理论上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一大批集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规范性、专业性于一体的标志性理论成果,从而在整体上构建21世纪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

  2、搭建平台,不断完善哲学社会科学的条件支撑

  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人们思想和智慧的结晶,但是精神生产在本质上是一个投入与产出的过程,同样也需要多方面的物质条件。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条件支撑,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就会成为“空中楼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决不能仅仅依靠理论工作者 “单枪匹马”、用“一张嘴、一支笔”去战斗,时代越是往前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创新、发展和传播越需要立体式、多样化、高水平的平台。当务之急就是要大力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搭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平台,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刊网络理论宣传等思想理论工作平台的示范引领作用,建设和创办一批权威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学术期刊并组织出版高水平思想理论创新文库,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图书文献、网络、数据库等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加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建设,构建方便快捷、资源共享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信息化平台,从而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和发展筑牢基础。

  3、破解难题,不断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的实用功效

  马克思说过:“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理论归根到底是用来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真正取信于民、广传于世,最关键最根本也是最能体现自身水平的,不在于发表了多少篇论文、出版了多少部著作、提出了多少种理论观点,而在于能不能用中国理论、中国智慧、中国精神破解本国民众乃至世界人民所关心关注的实际问题、所困惑困扰的发展难题。长期以来,国际国内社会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存在一些成见和误解,甚至颇有微词,使得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一度进入“叫好不叫座、有亮点无卖点”的尴尬境地,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最有效的办法还是通过服务现实、引领未来来彰显哲学社会科学“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价值。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都在经历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和最为迅猛而持续的跨越发展,无论是国家、社会还是群体、个体,在很多领域、很多方面、很多层次都遭遇到一些发展难题和现实挑战,诸如价值观的裂变、贫富差距的拉大、社会矛盾的积压、生态危机的威胁、科学技术的非理性使用、国际关系的冲突等等,这在客观上呼唤哲学社会科学开出有益、有效、有用的“药方”。因此,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不应只关注历史的问题,而应该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当代和未来的问题,不应该只注重对理论的诠释和佐证,而更应该把更多的笔墨撒向带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发展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的共性问题,通过揭示其中的大逻辑大趋势、提出相应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为社会良性发展和民众幸福生活注入源源不断的大智慧与正能量。

  4、加强传播,不断扩大哲学社会科学的广泛影响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外来的理论,之所以能够成功地跨越东西方文化大峡谷,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并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除了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和普遍适应力以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中间进行传播和推广。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构建起来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融通了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其科学性正在逐渐被中国的成功实践所证明,应该说在根本上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确实是可信、可靠、可行、可用的好理论,但是面对当前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存在的“西强我弱”的严峻形势,我们急需通过广泛深入、切实有效的传播,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走向人民大众的生活和实践,同时也要让世界知道“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一方面,加强大众化传播,要主动贴近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顺应人民大众的生活愿景、契合人民大众的发展需求、回应人民大众的理论关切、回答人民大众的思想困惑,以精炼、务实、管用的内容和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形式,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从书斋、课本走向人民大众的生活场景和实践舞台,真正成为人民大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另一方面,加强国际化传播,要加强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的转化,把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优势转化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优势,切实讲好中国精彩故事,精心提炼标识性概念,注重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科学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新体系,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大胆走出去,在国际学术研究和交流中发出中国的声音、亮出中国的观点、奉献中国的智慧、彰显中国的理论自信和理论优势。

  5、创新机制,不断激发哲学社会科学的内生动力

  体制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事业发展的活力。过去我们不太注重遵循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规律,习惯于用行政管理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来管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人和事,导致了管理体制不顺畅、运行机制不灵活等一系列问题,从而构成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较为突出的一块短板。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说到底要增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能力,这需要打破传统的僵化的体制机制束缚,探索建立既能把握正确方向又能激发学术活力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体制机制。当前,要着力在三个方面下工夫:一是在经费投入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工夫,切实改革和创新科研经费的分配、自助、管理体制,更好地发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的引领支和撑作用,把财政拨款和专项资助有机结合起来,把普遍性经费资助和竞争性经费资助有机结合起来,把政府资助和社会捐赠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加大科研投入,不断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使科研经费够用、好用、真正用到“刀刃”上、用出效果来。二是在成果评价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工夫,深入探索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产出的内在规律,牢固确立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价值导向,把“第三方”评估和质量认证体系引入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之中,建立真实可信、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立体式、社会化的优秀成果奖励和推介制度,把优秀研究成果真正评出来、推广开、送一线、落地用。三是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工夫。切实把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工程作为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构建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完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职称评定和人才遴选制度,建立规范有序的奖励体系,形成培养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良好激励机制,切实用体制机制创新最大限度地释放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的学术活力和潜力。

  (胡艺华(1978—),武汉音乐学院思想政治课部副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站博士后。文章项目来源:2014年湖南省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武汉音乐学院2016年度院级科研项目《人民音乐家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的独特作用研究。)

来源:红网

作者:胡艺华

编辑:许敏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6/10/10/410277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