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国家机关纪工委近日发出通知,要求中央国家机关各级基层党组织和纪检组织切实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紧盯中秋、国庆节点,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10月2日《人民日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逢节必令”已然成为一个惯例。目的不仅仅是对广大党员干部“提提醒”,对广大群众提出监督要求,更是传递了党中央反腐的坚定决心,反腐败绝不是一阵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有些人认为过节期间严肃紧张的氛围有所缓解,思想也跟着松懈,感觉组织的监督离自己远了点,对自己要求可以降低点,思想意识 “回潮”点。殊不知,思想防线松一寸,行为动作散一尺,思想上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近期中央国家机关纪工委通报的1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案例,就是思想滑坡,廉洁意识不强,作风“回潮”的体现。
从通报的情况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心存侥幸者仍然存在,“礼尚往来”的拜访依然存在;说明这个时间节点的腐败仍然易发多发。究其原因,是廉洁过节的思想意识扎根不深,作风意识有点“回潮”。
“逢节必令”是一道“紧箍咒”。念好“紧箍咒”,可以“强身健体”。通过学习,公布举报方式,构建全方位监督是打消党员干部思想上的侥幸。给党员的思想“紧紧箍”,更能端正行为,不只是将廉洁挂在嘴边,牢记心里,更要落实到行动上,自觉做到拒收拒送节日礼券礼金,不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私用,注意假期自身日常言行,时刻牢记党员意识,面对“节日诱惑”而思想不出现丝毫松动,规章制度纪律要求一如既往遵守,牢固树立廉洁担当意识。
“逢节必令”是一剂“良方”。节日来临,难得休闲,容易滋生“节日病”。“逢节必令”是预防“节日病”的一剂良方,提醒党员干部休闲之余,要牢记纪律作风,要心存敬畏,知“底线”,明“红线”,让作风建设一如既往地持续,纪律作风一如既往地“坚挺”,在管好自身的同时也要管好家人,切实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明白假日之中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到身心放松,不被工作所累,不被人情所绊,遵循正常的人际交往,找回节日的真正内涵。
“逢节必令”是各级党委政府反腐的重要抓手。既突出纪律和规矩要求,又体现细致入微关心,做到时时提醒在前,做到处处警示在先,让党员干部明确“底线”“红线”,强化担当意识。用好“逢节必令”这个抓手能让廉洁意识扎根党员干部的心中,让作风建设永不“回潮”,对净化节日风气,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意义非凡,面对工作更有担当。
文/何咏文
来源:红网
作者:何咏文
编辑:易木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