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魏星:政府投入与民间资本须融入洞庭湖旅游市场

来源:红网 作者:魏星 编辑:许敏 2016-07-27 11:28:59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

  本文是“第二届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绿色发展与生态文化建设论坛”征文活动中的投稿作品。作者系岳阳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社会学研究员魏星(上图)。文章原标题为《洞庭湖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者认为,洞庭湖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特殊资源,它属于无形资产,价值难以量化,但它可以重复使用,不仅可融合在商品和服务之中,而且还可以融合在政府和企业的经济活动及经济理念之中。 

(岳阳南湖九孔桥头李白诗墙。)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域内不仅有绮丽迷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还有丰富多彩的洞庭湖民俗文化。洞庭湖民俗文化是洞庭湖区人民生活历练的沉淀,其代代相传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和民俗风情,精华凝集,内涵丰富,它的久远、质朴和鲜活,其民族性、地域性、独特性对于新时代渴望回归自然、向往原生态绿色旅游的人们,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如果将洞庭民俗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科学地、系统地、规范地开发利用起来,打造成洞庭湖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它将会成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旅游新亮点、新品牌,从而产生巨大的规模效应。

  洞庭湖民俗文化是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

  民俗即民间风俗习惯,是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人文旅游资源的一大重要构成。

  2009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强调要发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而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洞庭民俗文化是洞庭湖区人民千百年来生活历练的沉淀,其代代相传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和民俗风情,如服装饰品、饮食烹饪、婚丧嫁娶、待客礼仪、节庆游乐、民间艺术、神话传说、游戏竞技、风味物产、传统工艺、农耕牧渔、建筑形式等等,都具有独特的洞庭湖区特点。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更迭,其中许多民俗文化的内容和形式,由于受现代文明的冲击而日渐式微甚至被遗弃,有的仅留存于方志传说之类的史料和一些民间老人的生活记忆里。其实,这些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独特性的洞庭湖民俗文化资源,是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现代旅游价值的文化“宝藏”,我们一方面要忙尽快抢救发掘一些已经或即将消失的风情风俗,另一方面要有效地开发利用其旅游经济价值,对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进行精选和加工,将流于史料和口传的民情风俗,变为能让人看得到、感受得到的旅游节目及商品。由此,可采取以下方式对洞庭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旅游综合开发。

  一是主题展览式。将散布于洞庭湖区域范围内的典型民俗集中于一个主题公园内表现出来。不仅要设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的主题,还要善于用戏剧化的手段表现主题。如可以通过景观设计,表现洞庭湖区域的社会、经济、科技、文化、风物等诸多风貌,可以通过图片、实物等的形式展示洞庭湖的历史变迁、民间故事、民俗风情、珍奇特产等。

  二是情景再现式。对现已消失的洞庭湖民俗文化通过信息搜集、整理、建设,然后进行情景再现,让游客了解洞庭湖民俗文化。如让员工身着洞庭湖区百姓的传统衣饰,向游客表演渔猎、车水、采莲、耕作、用独轮车运输等古老的传统习俗,也可表演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如蚌壳舞、采莲船、地花鼓、鱼鼓等民俗大戏,即可使中外游客得到充分的审美享受与心理愉悦。

  三是游客参与式。可设计一些参与性、娱乐性的文化旅游项目来烘托主题。游客不仅是旅游者,还可以是演员,如游客可在洞庭民间婚俗中扮演主角,也可以装扮成“洞庭八仙”的形象摄影留念,使游客真正体会洞庭民俗文化所带来的情趣与快乐。此外,还可以开发一些洞庭民俗民间游乐项目,如游湖采莲、水上傀儡、湖上撒网等项目。

  四是节会活动式。每年按不同季节举办不同的民俗节庆活动。如洞庭荷花节、洞庭渔火节、洞庭茶文化节、洞庭民歌文化节、洞庭民间艺术节等等。通过营销方式的不断创新,推出新产品,形成景区旅游月月有重点,季季有高潮。

  最近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目前,无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民俗文化旅游均已成为提升旅游GDP的重要产业。现在,中外游客旅游需求已呈现多样性变化,当代游客参与性娱乐的心理需求更为强烈,洞庭湖民俗文化旅游所凝集的精华,丰富、质朴、鲜活的内涵,对于当代人渴望回归自然、向往复古及原生态旅游的中外游客,肯定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开发洞庭湖民俗文化旅游的机遇

  地处洞庭湖区域的岳阳、常德、益阳等地,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分布广泛,其地理、历史、经济、民俗中蕴藏着丰富的洞庭湖地域文化特色。现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域内,至今仍在生产生活方式、民情习俗、风物特产等方面保留着一定的洞庭湖乡特色。虽然有一些旅游景点也“散装”了一些零碎的洞庭湖民俗文化,但其不完整、不系统甚至变形走样,常常难以激发人们对洞庭湖生态旅游更多的热情和兴趣。因此,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域内,需要有关部门和有识之士认识洞庭湖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将此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旅游项目进行开发利用。一要列入省级重大研究课题,组织专家学者将洞庭湖民俗文化及时地挖掘、抢救、收集整理出来;二要对洞庭湖民俗文化通过去粗取精地创意包装、合理规划,再对外招商引资;三要把洞庭湖民俗文化的精髓打包成旅游商品,集中建成一个最具有代表性、独特性、观赏性和游乐性的大型主题公园。

  洞庭湖跨湘鄂两省,它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酆四水,号称“八百里洞庭”。洞庭湖民俗文化是洞庭湖区域可以共享和利用的优质旅游资源。岳阳、常德、益阳,以及湖北荆州所属县(市)都有资格、有基础来可利用它做足旅游文章,这就要看哪个城市或哪个有实力的投资商能先抓住它。谁最早抢先抓住了,谁就能独享这份唯一的文化旅游资源。

  

(荷花。本组图片来源:红网)

    洞庭湖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亟需解决的问题

  1、文化产业与旅游开发必须有机结合。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主要得利于丰厚的文化底蕴。文化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旅游之魂。岳阳楼、洞庭湖之所以闻名遐迩,就是因为“楼以文存,文以楼著”,而洞庭湖民俗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缺乏传承和载体就会随着时间流失殆尽。因此,重视对民俗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对于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目前管理体制中文化与旅游隶属于不同的行业和部门,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结合没有实现无缝对接,这就需要建立合理的协调机制和科学的管理机制,出台必要的发展洞庭湖文化旅游的政策措施,只有做好文化与旅游这一结合文章,洞庭湖生态旅游产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文化理念与创意经济必须双管齐下。发展现代旅游产业,必须要有文化理念,即使是自然景观也要靠文化来打造,否则就缺乏生命的活力。有文化开发、保护、经营的意识,还必须要有创意经济意识。无论是美国的迪斯尼公园,还是最新拍摄的美国电影《功夫熊猫》,无一不是文化创意的结果。洞庭湖民俗文化本身并不具有商业性质,需要通过创意来将其商业化。商业化并不是将民间活动事像和盘端出,而是要在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策划中加工生成民俗文化商品。这就要求我们要抓住洞庭湖民俗文化资源的特色和自身的优势,选准项目,使优势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走出闲置或游离的状态,在文化资源的发掘与有效重组和配置上,逐步形成洞庭湖民俗文化旅游品牌。

  3、政府投入与民间资本必须融入市场。洞庭湖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特殊资源,它属于无形资产,价值难以量化,但它可以重复使用,不仅可融合在商品和服务之中,而且还可以融合在政府和企业的经济活动及经济理念之中。当把它物化为文化商品时,它就变成了文化资本。但要将民俗文化资源优势转化成为经济优势,仅靠政府的投入是不够的,必须通过精心策划、科学规划,拿出创意方案,进行招商引资,并将其根植于市场经济的土壤,洞庭湖民俗文化旅游这朵奇葩,才能结出丰硕之果。

来源:红网

作者:魏星

编辑:许敏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6/07/27/404514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