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产业,具有关联度高、渗透力强、易融合、带动大等特点,因此旅游业涉及多部门、多行业。“旅游+”是指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融合能力,及催化、集成作用,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提供旅游平台,插上“旅游”翅膀,形成新业态,提升其发展水平和综合价值。因此发挥“旅游+”对各行各业的渗透力,有利于推动湖南全域旅游的发展。“旅游+”也必将成为湖南旅游大格局大发展的强大助力。
(茶陵县油菜花节。)
发挥“旅游+”在第一产业的渗透力
农业旅游可细分为观光农业旅游、休闲农业旅游、创意农业旅游、生态农业旅游等。传统旅游业对农林牧副渔有间接影响,旅游和农业的融合,将间接影响转化为直接影响,能够使原本没有经济价值的许多农业资源产生出较高的经济价值,例如根据农作物的花期——桃花、梨花、油菜花等,举办桃花节或梨花会;也使农村经济资源的范畴得到了拓展,如开展休闲采摘旅游。事实证明,旅游和农业的融合可以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改善农业环境,带动农村运输、餐饮、住宿、商业及其他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有利于旅游扶贫的推进。
发挥“旅游+”在第二产业的渗透力
工业旅游是指以工业生产过程、工厂风貌、工人劳动生活场景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工业旅游细分出工业观光旅游、工业科普旅游等。国内工业旅游作为旅游行业的一个新领域,已成为深受广大游客喜爱的新的旅游形态。随着传统工业在改造升级中退出舞台,利用这些工业遗产开展工业旅游,不仅能够保护工业遗产,也能够为地方经济的转型和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如798艺术区。工业旅游的开发可较大地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湖南工业旅游产品的开发可以从参观游览企业的选择、科学合理地安排旅游线路、培训合格的工业旅游导游员等几方面入手。
(桂东县美食大赛。本文图片来源:红网。)
发挥“旅游+”在第三产业的渗透力
“旅游+”的魅力远远不止于一二产业,对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很多领域都能够产生推动创新、促进发展的催化作用。
旅游+研学,国务院31号文件第一次提出要建立不同学习阶段乡情教育内涵的研学旅行体系。这意味着旅游将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湖南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众多的历史名人故居以及红色旅游区。做足文化名人游的文章,湖南必将成为研学旅游的重要基地。
旅游+互联网,我国旅游产业与互联网、信息化等的融合,使得旅游业发展进入了“4.0”时代——“互联网+旅游”阶段。旅游与互联网的融合,从以下三个方面。一、提供网上支付服务。通过与一些媒体平台合作,为游客在线支付提供便捷方式,同时推动旅游景区、旅游企业、酒店、餐馆及其他旅游服务商提供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服务。让游客既能通过携程、去哪儿、等旅游网站在线购买门票。也可以通过美团、大众点评等美食网站在线购买美食。甚至可以通过链家网、途家网等租赁互联网平台租赁到优质旅游度假房。优化旅游游客的消费体验的同时提高旅游产品销量。二、全面展开网络营销。在微博、微信、旅游网、手机APP等自媒体平台进行传播、营销、推广,提升当地旅游品牌知名度,扩大旅游影响力。不仅支持旅游目的地城市、旅游景区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游客的年龄、性别、客源地、兴趣偏好、住宿及餐饮偏好、游客反馈等信息,进行精准营销。同时鼓励各旅游企业进行创新营销,通过众筹网、京东众筹、淘宝众筹等众筹平台合作,在众筹平台上发布旅游新产品、旅游服务等,预先销售旅游产品降低风险。三、完善网上售后服务。开通网上互动平台,以便游客及时反映问题。鼓励游客通过微博、微信蚂蜂窝等网站对旅游进行点评、游记分享,从而对整体旅游形象、品牌形成二次传播。
旅游+交通,交通工具本身作为一个旅游体验的载体,以往游客“上车睡觉、下车照相”的模式却忽略了这一点。“旅游+交通”意味着旅游业和交通业之间的协作将越来越频繁密切。交通业也将因为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在旅游业中掌握更多的话语权,交通企业也将逐步成为旅游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主导力量。
旅游+养生、养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旅游需求大幅上升,旅游消费潜力巨大。目前,国家旅游局已经开始会同相关部门,在养老养生旅游方面加强政策保障,鼓励各地进行相关的机制改革和业态创新。旅游+养老的“旅居养老”模式也开始在各地兴起,众多城市纷纷结成“异地养老联盟”,以期在巨大的市场中分一杯羹。湖南省依据自身资源完全可以建立起山水型、山林型、城郊型、温泉型、文化型等类型养老景区。
“旅游+”将会有更丰富的内容,甚至我们完全意想不到的行业也会出现在旅游业,只要找到旅游和其他行业的融合点,“旅游+”将发挥无限潜力。
文/白帆(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来源:红网
作者:白帆
编辑:许敏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