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委宣传部部长张文雄在座谈上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用好人民群众这个“终端”,到实践中间去用脚丈量土地,俯下身子接地气,到人民中去用心体察民情,如饥似渴汲取营养,为人民群众写好社科“大论文”。
确实,无论从哲学概念本体“作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还是作为为社会变革、文明进步提供思想先导、知识准备、价值塑造、精神激励的内涵延伸,哲学的“核”就在一个“人”字。如此,写好社科“大论文”只能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始终用好人民群众“这个终端”
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也强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可以说,习近平对“人民”主旨的强调,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人民导向,就要树立为增进人民福祉而求真问道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服务人民群众所需求。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要本着“学术乃天下公器”的信念,把最广大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时刻关注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民生、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对现实问题做深入思考,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作出有说服力的回答。更重要的是,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研究,深刻认识和把握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变革伟大实践的规律性,提炼出有价值有创新成体系的理论新观点,并将这些研究成果和理论创新通过讲座、授课等有针对性、实效性的社科普及与宣传教育活动,传授于民,切实转化为人民群众的精神支柱和文化自信。对于湖南来说,就是转化为凝心聚力共谋发展实现中国梦富强新湖南的能量场。
坚持人民导向,就要善于发现问题。因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人民的声音。如张文雄所要求那样,要俯身接地气,社科工作者应着力避免“书斋式”“纯学究式”“啃老本式”的做法,坚持“出水才看两腿泥”,多接地气,多入基层,体察民情,倾听民声,用哲学体察入微的眼睛洞察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乃至最容易被忽视的盲点问题。发现问题后要坚持从服务于群众利益的大局出发来分析问题,并帮助政府解决问题。应站在全局的高度,及时解剖研究,大胆建言献策,提出专业化、建设性、切实管用的对策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真正当好参谋助手。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是否从“人民”出发,是否坚持服务于“人民”,正是“姓马”而非“信马”的一个分界线。
北宋大儒张横渠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只要坚持人民导向,就能始终保源头清流,就能够推动理论创新,让哲学之树万古长青,如此社科大文章才能更“妙笔生花”。
文/鲁言
来源:红网
作者:鲁言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