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在很多语境里,“拆”是一个颇为敏感、颇为让人头疼的字眼,尤其是这个字还与房屋搭上边的时候。不过,在偏处湘西南的一个侗族村寨——怀化通道侗族自治县牙屯堡镇甲田村,却是干部群众一条心,掀起了一场全村“拆房运动”。
“大家再加把劲,再把这个烂棚烂架清理了!”“规划员、国土员快过来给这一户测量一下”“要不先来把我家的这个烂架子拆除了”近日,甲田村的村民们热情邀请镇干部、村干部来拆自家的“房”。居民们之所主动愿意让领导干部来“拆房”,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领导干部是以“民本之心”替民办事。
媒体报道,甲田村是一个千人大团寨,近年许多人家建起了新房,但“老房子”——原先老旱厕、旧猪圈等形成的烂棚烂架没有及时拆除,严重影响环境卫生和人居环境,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为改变这一现状,镇干部会同村干部多次下村了解情况。镇干部了解到,村民不愿拆除烂棚烂架,主要存在一个心结:怕拆除后,地基被他人占用收不回来。乡镇干部决定对症下药,边进行卫生整治,边安排镇规划员和国土员对拆除后的地基进行绘图确权,这得到村民的热烈欢迎和响应。
这次卫生整治行动预计能拆除烂棚烂架36个,第一天就拆除烂棚烂架21个,清运烂棚烂架木料10余吨,清理场地900多平方米,村寨环境焕然一新,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肯定。
中央一再强调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群众中间“听心声、调心态、解心结、暖心窝”,甲田村的例子表明,有了为民办事之心,才会真正愿意和群众面对面,倾听群众的呼声,发现群众的困难,才会真正深入基层,了解发展的瓶颈,查找困难的症结。群众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哪怕只是为群众做一点实事,老百姓也会感念他的好。
文/李利堂
来源:红网
作者:李利堂
编辑:许敏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