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刘建武:“湖湘智库”大有作为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林峰 编辑:许敏 2016-05-12 09:53:17
时刻新闻
—分享—
  地方社科院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力量。中央两办《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印发一年多以来,全国地方社科院做了许多有意义的探索。湖南省社会科学院近年来在智库建设方面可圈可点。其有哪些有益的经验做法值得借鉴推广?就此话题,笔者日前专访了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刘建武教授。
  


  做多学科多领域多功能思想坦克
  
  林峰:作为湖南省委、省政府直辖的地方智库,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的基本情况。
  
  刘建武:湖南省社会科学院(以下称“我院”)是多学科、多领域、多功能的战略型综合研究机构。成立60年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等智库功能,直面湖南经济社会建设主战场,主动研究现实生活中的重点、难点与热点问题,发挥了思想库智囊团的重要作用。
  
  我院科研工作特色明显,在湖湘文化研究、湖湘地方史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区域经济、社会学、新型城镇化、三农问题、人力资源、绿色低碳、财政金融等方面成绩斐然。仅2011—2015年,在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学习出版社、社科文献出版社、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著作225部,在《求是》《文学评论》《哲学研究》《政治学研究》《中共党史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和CSSCI等重要刊物发表研究论文417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湖南日报》《新湘评论》《红旗文稿》等发表学习研究文章151篇,有97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2005年以来,我院共承担了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60多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国家软科学项目以及220余项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其中,2011—2015年我院共立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44项,名列地方社科院前列。
  
  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文件下发后,我院迅速行动,将其视为我院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机遇,全院按照“建设国家重点智库”目标进行战略布局,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省委省政府的核心智库、湖南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力量”三位一体发展思路。在我省下发的《关于加强湖南新型智库建设的实施意见》(湘办发[2015]33号)文件中,我院被明确为支持进入国家重点智库试点单位,明确为全省七大重点智库之首,凸显了我院在湖南智库建设体系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完备智库支撑体系和保障机制
  
  林峰:贵院在新型智库建设方面有哪些机制保障?
  
  刘建武:建院以来,我院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加强软、硬件建设,初步形成了较完备的智库保障体系。
  
  一是专家队伍保障。我院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大培养、引进力度。现拥有在职人员198人,其中研究员37人(二级研究员16人)、副研究员41人、助理研究员68人。先后获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人,湖南省优秀专家、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湖南省“五个一批”人才专家以及其他专家30余人。先后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等著名院校引进博士67人,以博士为主体的青年科研人员逐渐成为科研的生力军。在省委、省政府成立的“为改革攻坚献策重大决策咨询智囊团”中,我院有8位专家获聘为智囊团专家,占专家总数的15%。其中9个专家组的3个专家组组长由我院专家担任,充分彰显了我院战略型综合智库专家队伍的实力。
  
  二是组织机构保障。我院设有9个研究所,拥有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湖南省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湖南省创意产业研究基地、湖南省城乡一体化研究基地等5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基本涵盖了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要学科以及决策咨询服务的主要领域。我院还与省委、省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建立了多个合作平台,在多个市(州)、县、乡以及企业建立了21个研究基地。同时,为开辟直通中央的信息通道,我院与中央财办、中央农办、国务院研究室、中国社科院、农业部等建立了多种形式的联系与合作,形成了“纵横结合、通天连地”的智库研究组织体系。
  
  三是学术媒体保障。我院拥有多种学术期刊,其中《求索》和《系统工程》杂志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毛泽东研究》自创刊以来,在学界的影响力日益提高,在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率和综合指数排名位居全国同类前列。连续出版物《中国乡村发现》在三农学界和农村基层均具有广泛影响力。主办了《湖南社会科学报》《湖南省情要报》《城市湖南》等内刊。还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湖南日报》以及湖南卫视、红网、湖南人民广播电台等权威媒体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这些媒体为我院传播智库成果、扩大智库影响力提供了重要载体。
  
  四是文献信息保障。我院拥有1个藏书量50余万册、位居全省第三的综合性图书馆,是全国地方社科院唯一一个文化部授牌的“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购买了多种中外文电子数据库,并拥有多个自建数据库,为智库研究提供了充足、便捷的文献信息支撑。
  
  五是对外交流保障。我院不断扩大国际视野,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越南、南非、印度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学术交流与合作,主办和承办了一系列国际性会议和论坛,其中连续举办的“湖湘三农论坛”、“隆平论坛”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以丰硕成果争做政府决策报晓公鸡
  
  林峰:作为地方智库,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在决策咨询方面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
  
  刘建武:我院紧紧围绕服务好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大局,服务好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卓有成效的咨政建言、舆论引导、社会服务等功能。近10年来,我院咨询报告被国务院批复进入决策2项,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等批复进入决策7项;被省委、省政府采纳进入决策157项;被市县政府采纳进入决策562项;获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成果9项,获中央部委领导批示成果97项,获省领导批示成果262项,较好地发挥了思想库、智囊团作用。
  
  最先提出并进行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研究。省委常委专门开会讨论并作出了关于建立长株潭经济区的决定,2005年湖南省政府正式批准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被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国家战略决策。
  
  率先提出“3+5”城市群建设构想。省第九次党代会上正式提出“加快3+5城市群建设”。这是我院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构想之后,在21世纪关于湖南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新构想、新贡献。
  
  最早提出并进行湘粤经济关系研究。我院高度关注湖南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关系问题,把研究湘粤经济关系作为课题重点(被列入国家“七五”规划重点课题),出版了《湘粤经济关系研究》《省际经济关系发展战略研究》等著作。建立湖南改革开放过渡试验区、建立湘粤共同市场等建议均被党委政府采纳,并经国务院批准实施。
  
  率先开展湖南西线开发战略布局研究。把湖南西线作为一个整体开发研究,填补了空白,建议方案被省委、省政府所采纳,促成湘西自治州进入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区域。提交的《张家界市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实施规划》被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批复实施。
  
  率先提出“一点一线”地区优先发展战略。率先提出我省应优先开发“一点一线”地区(一点:长株潭城市群;一线:沿京广铁路、107国道和湘江流域这条主轴线),通过优势地区的率先发展,带动全省的发展,该建议被省委、省政府采纳并进入文件。
  
  率先开展“一化三基”研究。我省第九次党代会之前,我院提交的“一化三基”研究报告,被作为起草省党代会报告的第一份重要理论依据,时任省委书记张春贤将我院的研究报告在省委常委中传阅,并列入省党代会会议文件。
  
  率先论证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我院提出的《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发展规划建议》被国务院批复实施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采纳。我院研究编制的《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分别由国务院批复实施、省政府(湘政函)批复实施。我院提交的《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批复实施。编制的《湘南地区开发开放规划》被省政府批复实施;编制的《湘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成为国家发改委批准湖南设立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要依据和参考。
  
  率先提出建立城乡一体化示范试点县市。率先提出将县域作为城乡一体化的主战场,向省委提交的《关于进行“城乡一体化示范县”试点的建议》获得时任省委书记周强的肯定性批示。省“十二五”规划编制协调领导小组根据建议,明确将湘潭、嘉禾、汉寿、冷水江四县市列为城乡一体化示范县。向省政府提交的《关于推进资兴市城乡统筹发展的调研报告》,得到了杜家毫省长的高度肯定和批示,资兴市按照我院研究编制的《资兴市城乡一体化规划》,先后获批湖南唯一的“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市”、“首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市”,荣获全球网民推选的“中国最生态城市”。东江湖被纳入国家重点流域和水资源生态补偿试点,入选国家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支持湖泊,并成功创建国家首批生态旅游示范区。
  


  探索区域创新发展新路径
  
  林峰:作为湖南全省七大重点智库之首,贵院确立了哪些重点决策咨询研究领域?
  
  刘建武:我院长期关注事关国家和湖南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了多方面卓有成效的研究。
  
  一是长株潭城市群,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与长株潭一体化。重点研究:如何将长株潭城市群加快打造成城市经济综合体,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基地、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中心,探索新型城市化规划、发展的新思路,探索新型工业化的新目标,探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方向,探索加快区域一体化的综合基础设施建设新途径,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机制,探索区域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的新方式。
  
  二是长江经济带的国家发展战略与湖南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重点研究:如何依托黄金水道,推动湖南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建立一体化发展机制;如何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推动湖南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调发展、公共服务共享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如何建立健全的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联动机制,共同构筑生态屏障,促进城市群绿色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格局;如何将湖南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支撑、全国经济新增长极和具有国际影响的城市群。
  
  三是“一带一路”与湖南的“一带一部”战略发展。重点研究:长沙如何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湖南如何发挥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建设全国两型社会示范区、“四化”同步发展先行区、现代化生态型城市群;如何推进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湘江新区体制机制改革的先行先试,建构环长株潭城市群的区域创新体系。
  
  四是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与湖南城市管理创新。主要研究:如何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利益协调机制、完善民意表达的公共决策机制、构建民生本位的阳光财政政策体系、建立多元开放的流动机制,加快城乡社会融合和城乡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推进湖南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如何率先实现城市的智慧化发展,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实现依法治省方略;如何有效推进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夯实国家治理现代化基础;如何在城乡一体化下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如何探索契合土地集约、人口高度密集特点的“海绵”城市规划和发展模式。
  
  建设引领全省智库发展平台
  
  林峰:据了解,湖南省社科院还承担着一系列智库平台建设任务,而且得到各方面的好评。
  
  刘建武:在全省智库建设工作部署中,《关于加强湖南新型智库建设的实施意见》(湘办发[2015]33号)文件所明确的省级智库平台,基本上交由我院具体负责,不仅使我院在全省智库建设工作大局中处于极为重要的位置,而且使我院获得了极为难得的战略发展机遇。一是明确设立“省社科基金智库专项课题”,由我院具体负责组织实施。二是明确创办《决策参考·湖南智库成果专报》,编辑工作由我院具体负责,成为展示湖南省智库形象、智库专家风采和最新智库成果的重要阵地;目前已出刊25期,获得中央部委、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的17期。三是明确每年一届的“湖湘智库论坛”由我院主办举办,2015年已成功举办第一届。四是明确要求开设的“湖南智库网”,由我院负责创办,已用政府域名注册,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文雄点击开通,是集智库资讯、智库成果、智库课题于一体的高端信息发布平台。五是明确编辑出版全省智库优秀成果集《湖湘智库》一书,由我院负责选编,集中反映和展示湖南省智库研究的优秀成果,每年编辑出版一本,将其打造成为湖南智库研究的品牌读物。六是明确我院负责成立智库成果评审委员会。通过层层推荐,公开公正确定入选评审专家名单,建立全省智库成果评审专家库,成立由专家和各方面代表组成的智库成果评审委员会。七是湖湘智库微信平台创建并运行良好,成为全省发布智库成果资讯的新媒体。上述七个平台为我院有效调动、整合全省乃至全国的智力资源搞好智库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形成了独特优势。
  


  厉兵秣马打造新型智库品牌
  
  林峰:当前全国智库建设的热潮中,智库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未来湖南省社科院的智库建设有什么新思路?
  
  刘建武:未来我院将始终把出成果和出人才作为头等大事,把智库成果进决策、进实践作为最重要的标准,着力推进各方面的改革创新。
  
  一是贯彻科学理念,营造智库建设的良好环境。切实把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把出成果与出影响紧密结合起来,把出人才与出团队紧密结合起来,把抓管理与抓机制紧密结合起来,把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与调动行政科辅人员的积极性紧密结合起来,集中力量、集体攻坚,努力使研究成果在化解省委省政府面对的难题、解决地方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释解人民群众面前的疑题中发挥重要作用。像重视基础研究一样重视智库研究,建立健全以国家重点智库建设为导向的激励制度,在职称评审、成果评价、人才评定和评奖评先中给予智库研究同样的待遇,激发研究人员从事应用研究的积极性,让真正的智库研究者有为有位。建立健全智库研究成果的科学评价机制,着力提升智库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时效性。
  
  二是体现发展要求,谋划智库建设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积极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对学科方向不明、优势地位不强、队伍建设不力的研究机构,适时进行撤并。加强研究中心建设,确定重点学科,确立主攻方向,在以研究所为平台建立纵向学科研究机构的同时,以研究中心为纽带汇聚横向学科研究队伍,努力破解机构编制限制带来的不利影响。功能布局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致力于做好党政机关做不了、不愿做、没有时间做的事情。重点在宏观上搞好战略研究,中观上搞好跟踪研究,微观上搞好调查研究,打造我院的核心竞争力与决策服务力。
  
  三是着力抓实抓细,打好智库建设的组合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突出领军人物的重要作用,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大力培养既会哼“京剧高腔”又会唱“地方花鼓戏”,既有“笔头”又有“口头”的复合型高端人才。建立柔性引才机制,聘请部分退休官员、企业高管参与项目研究。改革人事制度,探索实行“低职高聘”,大力加强智库研究活动的过程管理和效果控制,强化对课题承接人的事前资质把关,加强研究过程的绩效审计和研究末端的出口控制,对重要项目成果,推行智库外专家盲审及答辩制度,确保产出成果的高质量。改进研究方法,鼓励研究人员在丰富专业知识、打好专业基础的同时“走出去”,在暑期调研、社会实践中加强对国情省情的精准把握。
  
  四是注重成果落地,突出成果的应用和转化。促进智库成果更好地进决策,努力做好领导点题与自主选题结合文章,做好选题论证与部门需要无缝对接文章,做好深入实际调研与参与重要决策论证结合文章,做好开拓智库第三方评估与实践检验结合文章。促进智库成果更好地进企业,开展好宏观政策解读与经营决策咨询,积极为企业提供参加各类研讨培训机会,帮助企业拓展发展契机和出路。促进智库成果更好地进社会,组织智库专家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公益慈善、精神文明建设,帮助提升社会发展水平,推动社会观念转型。同时,就重要政策、国际国内突发性事件和群众关注的社会问题,组织专家进行解读。对关涉民生的问题,积极与媒体、相关部门合作,推动问题解决。
  
  五是加强数据库建设,提升智库网络化服务水平。加强网络数据信息采集与分析,加强智库成果的网络传播,增强我院智库在网络空间的影响力;提升文献数据库能级,扩充数据内容,提高数据质量,加强自有特色数据库建设,为智库研究提供更充分的数据支撑;开发协同创新平台,促进智库团队和人员之间信息数据共享和研究协作;建设和完善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等系统,提升我院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林峰

编辑:许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