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从益阳日报社调到市社科联担任主席。当时社科联只有我和1个副主席、1个秘书长,仅仅3个人。3间狭小的办公室,常年阴暗潮湿,偏居于一隅。副主席抽调在市委市政府做中心工作,秘书长马上要调走了。3个人在一起只工作了几个月,然后我顶着社科联的全部工作,开始了一个人的社联旅程。社科联的冷清和报社媒体的热度,让我陷入困顿和思考。身为益阳市社科联的掌舵手,如何摆脱现在的困境、开拓益阳市社会科学事业的新局面,成为摆在我面前的一个棘手的课题。
路在脚下,一切从头开始。
加强队伍建设
没有车,出门办事不方便。2008年,我向相关部门反映,争取调配财政纳入编制公车1台,并通过劳动力市场聘用1名司机。
干事要人。人是一切活动的关键因素。首先,通过多途径、多方式选拔优秀人才充实社科队伍。在市宣传系统中择优选拔秘书长,并通过公务员考试公开招录工作人员。2009年先后从益阳市图书馆、安化县财政局调入1名秘书长和1名工作人员。2014年9月,召开了益阳市社科联第四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领导班子,增强了班子的领导力和凝聚力。第二,对所属学会摸清底数、清理整顿、规范引导。清理整顿了个别违规开展活动的学会。常年在学会中开展“五讲一创”活动,引导学会争先创优,充分发挥社团凝聚人心、服务社会的作用。现益阳市社科联所属学会有50多个,涌现了一批全国、省、市先进典型。
社科基金实现突破
没有经济基础就没有上层建筑。益阳市属于欠发达中部城市,财政对社科联的支持力度捉襟见肘,成为制约益阳市社科事业发展的瓶颈。我身为市政协常委,深感责任重大。2010年,经过长期多方考察、周密调研、反复酝酿,广泛征求意见,形成《关于设立益阳市社科基金》的提案,力争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并获一致通过,实现了益阳市社科基金从无到有的突破,极大的调动了广大社科工作者的科研积极性,从而奠定了益阳市社会科学发展的坚实基础。
创新科研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是社科联的重要职能。除了按惯例召开优秀社科成果表彰大会,组织市级课题立项、评审、验收等工作,我还充分挖掘和调动资源开展社科研究,加大科研成果应用转化力度。如:由市委主要领导担任社科课题调研组长,撰写文章,指导课题调研。2013年,时任市委书记魏旋君主持的益阳精减行政审批实证研究,历时半年,先后三次召开由十二个部门参加的调研座谈会,形成的科研成果《建设五好机制规范行政审批》等系列论文,顺利通过验收,受到省社科联和省委主要领导的肯定和好评。书记挂帅课题组,有种种益处:一是选题准,其课题是现实中焦点、难点问题,关注度高;二是社科联要与书记多沟通,向书记多汇报,以引起书记对社科工作的重视。课题研究本来是社科联的事,但对有些重大课题,社科联力量有限,面对此问题,作为社科联负责人要善于把“球”踢出去,逆向思维,反客为主,提高社科课题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改善办公条件
办公用房狭窄,没有会议室和档案室,不便于学术交流和学会活动的开展。为此,我多次向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反映。在2015年政府办公用房统一调配中,市社科联被分配至市委机关二院新档案楼二楼,新增了档案室和活动室,更换和添置了一些办公设施,办公条件得以根本改善。
还有一些具体的事情就不一一足道了。自此,我在社科联工作已经是8个年头了,比起长年在社科战线奋斗的老同志而言,这些成绩是微不足道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社会科学是软科学,纵横交错、包罗万象。社科联是一个广阔的大舞台,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新时期新常态,社会科学事业大有可为。如何打造和利用好社科联这个平台,推动益阳市社科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将继续秉承社科事业发展的理想信念,攻艰克难,为建设美丽和谐新益阳奋勇向前。
(本文益阳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张一矛在“纪念湖南省社科联独立建制30周年座谈会——改革与繁荣”活动上的文章。)
来源:红网
作者:张一矛
编辑:司马清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