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是把“双刃剑”,具有着腐蚀人的“魔力”。权力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用的不好必定滋生腐败祸害社会。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就有句千古名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举个例子来说,不管是“三桶油”曾经的主帅、副帅,还是一些地方的“九品芝麻官”,其之所以走向腐败也都在于权力行使上出现了问题。下好“一盘棋”,织密“监督网”,才能遏制权力腐败。
给权力套上“笼头”,必须做到“党内监督不留盲区、不留空白”。因为反腐倡廉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党内监督。上级、下级、同级的监督,层层加压,也的确能够让权力拥有者因为害怕承担罪责而有所收敛。把各层面、各方向的监督衔接融合起来,做到监督不留盲区、不留空白,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可以发挥“由内而外”解决权力腐败之效果。
内外兼修,方能守住廉洁底线。既要有运动员,也必须有裁判员。遏制腐败固然需要体制内的党纪国法监督,也绝对离不开体制外的人民举报、媒体曝光。湖南书记徐守盛强调要把党内监督与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结合起来,与法律、民主、审计、司法、舆论监督等统筹起来,形成监督合力,若能原汁原味地予以落实,也的确有助于为权力所欺凌的个人获得制约权力的手段,真正在“内外兼修”监督中做到“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监督不能沦为“棉花糖”,必须落到实际中来。就以党内监督而言,其要发挥监督作用就不能做“老好人”,对于违法乱纪者必须敢于查处,做到“露头即打”“伸手必捉”;在官员级别上,也应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上不封顶”。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结合,“哪里有腐败,那里就有监督”,内外合力下贪官就将无处藏身,为湖南的反腐倡廉建设赢得更大空间和更多时间。
公开是最佳的消毒液,监督是最好的预防针。既然受群众委托行使权力,党员干部就必须用好手中权力,真诚接受监督。往细里说,就是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加强自我监督,自觉接受党内和社会监督,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时时保持警醒、处处坚持底线,主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做到敬法畏纪、遵规守矩。
文/杨飞
来源:红网
作者:杨飞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