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王雪珍:政府对农民工就业服务能力现代化取向

来源:红网 作者:王雪珍 编辑:程赛 2016-01-13 21:54:05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研究员 王雪珍

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研究员 王雪珍

  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到城镇就业,已成为我国产业大军的主体。他们普遍年纪较轻、素质偏低、流动性较大,劳动权益常得不到全面有效的保护。推进政府对农民工就业服务能力现代化,有利于做好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工作,对于帮助农民工稳定就业,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具有重大意义。
  
  【农民工在就业中居弱势地位
  
  在中国的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劳动力流动和城乡收入差距同时扩大的现象。目前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农村和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就业机会不足,妨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在农民转移不充分,且外出打工收入不足以使他们的收入赶上城市居民收入的情况下,城乡收入差距就不能缩小。
  
  另一方面,经济改革在经历一段时间对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矫正之后,由于市场极不完善,垄断现象难以消除,客观上使得重化工业拥有一定的垄断优势,甚至出现“领先增长”现象。由此导致投资方向不利于那些吸收较多就业的产业,从而经济增长具有了排斥就业的倾向,造成就业促进效果不明显的经济增长。
  
  此外,在几乎城市所有的公共服务、公共政策,甚至企业行为,都在与户籍制度本身的排他性质相关的制度环境下,农民工被全面地排斥在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主流之外。而一旦他们的子女在受教育机会上也受到歧视性待遇,这种身份的边缘化还会在代际之间保留,形成经济地位和人文发展的制度性隔绝。这种状况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理念是格格不入的,长期维持下去会造成社会不稳定,进而严重影响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按照学界的一般意见,农民工的就业服务按其性质划分属于基本公共服务范畴。与此同时,就业服务由于其服务对象的分散性以及需求的多样性,其直接提供者应当是地方政府。加之我国财政支出结构方面的原因,此一般公共服务的主要责任承担者也只能是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只是从制度层面上负主要责任,通过制度(如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的制定对农民工就业服务起到一个统筹规划的作用。目前我国较多付诸实践的是地方层级的就业政策创新,其范围包括城乡二元结构的整合、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地方金融制度的革新以及农民工就业培训机制的建设等内容。地方层面的就业政策具有地方特色,能基于本地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特殊情况,更有效的利用地方现有资源,更直接地针对地方农民工就业的薄弱环节。
  
  【政府对农民工就业服务能力现代化取向
  
  推进政府对农民工就业服务能力现代化,解决好农民工就业问题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对于推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议一:创新相关制度,破除农民工就业流动障碍
  
  要促进农民工就业,中央政府应积极推进各项制度改革,不断完善自身职能,消除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解决劳动力市场的城乡隔离问题,促使农民工就业合理流动。一要进行户籍制度改革,打破二元劳动力市场格局,消除劳动力城乡转移的人为障碍,建立一种自由竞争的、平等的劳动力供求市场,保障农民工拥有与城市居民完全同等的合法权益。二要创新土地制度,维护农民的合理资本权益,推动农民工就业合理流动。我国在制度设计上实行的是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用地分别治理,没有形成城乡统一协调的土地市场。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土地征用应有利于富裕农民,而不是使农民因失地而贫困。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不能进入工业和城市土地市场,这严重侵蚀了农民土地利益。因此制定符合市场经济一般要求的《土地公平交易法》,从法律上支持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按照市场效益原则自由流动,对于国家重点工程、公益性事业建设用地,可以通过国家征用耕地的途径获得土地使用权,但要大幅度提高土地补偿费、安置费标准,以保障失地农民的生活问题。这样,农民工外出就业,就土地权益之虑。三要建立统一完善的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制度,建立和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保障体制。四要通过规范职业名称和工作内容,建立和完善职业分类制度。通过划分职业技能等级,确定任职资格,创造公平的劳动力市场竞争机制。
  
  建议二: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维护农民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要培育一个城乡通开、能使劳动力要素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市场,一要积极培育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提供信息服务,增强市场透明度,降低供需双方的交易成本,依靠竞争性的市场调节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供求状况,实现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通过实行进城务工人员自主择业的市场就业机制,实行适用于城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统一的劳动管理办法,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体系,使进城务工人员和城镇劳动力再就业身份、岗位安排、福利待遇、社会保障等方面具有平等地位,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二要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加强对劳动力市场和劳务中介组织的监管,认真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依法严惩侵害农民工权益的行为。同时,加大劳动监察部门的执法力度,加强对企业的劳动监察,督促用工单位与农民工依法签订并严格履行劳动合同,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为他们解决各种劳资纠纷,追讨拖欠的工资。三要强化政府的宣传、组织、引导和管理的服务功能。地方各级劳动部门要积极与用工单位联系,组织劳务输出,引导农民外出就业,对用工单位的工资福利,劳动保护措施、居住生活等实行全面的用工考察确保外出人员的劳动、生活安全。
  
  建议三: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
  
  劳动者的就业能力是制约劳动者就业的最主要因素,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是决定能否成功就业的根本前提。因而要根据产业和劳动力本身发展的需要,建立开放式可持续发展的技能培训体系,包括对年青劳动力的培训和教育及适合成人的可持续性的培训和教育。在具体实施方面,培训可以通过信息网、成人教育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的费用可以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分担。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多种类型的培训,使进城务工人员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从而使之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相应的竞争力。
  
  建议四:拓宽就业渠道,引导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
  
  一是建立与完善城乡统一的就业信息网络,及时为农民转移就业提供全面的信息引导,为城乡就业者提供完善的就业服务,是统筹城乡就业的基础性工作。通过逐步建立城乡联网的劳动力市场框架体系,使用人单位招用工和劳动者求职能够得到就地就近的服务。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分析和预测发布,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用工信息体系,建立劳动力需求预测制度,发布劳动力需求信息,引导劳动力有序输入,减少农民工进城就业的盲目性。二是建立上下联动、区域互动的劳动力交流制度,以推荐会、招聘会、洽谈会等有效方式,鼓励企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三是加快城镇化进程,通过城市规模的扩大建设,创造大量适合农民就业的岗位,增强吸纳农民进城的能力;加快小城镇的发展,实现农民就近转移,重点是发展乡镇企业,引导乡镇企业转型升级,增强乡镇企业进一步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
  
  建议五:建立地方政府间就业服务协调机制,促进就业服务均等化
  
  地方政府间的相互合作与协调,能有效促进就业服务供给的均等化。特别是针对流动性很强的农民工群体,这一协调机制的建立,不仅将提升农民工就业服务的质和量,也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某些地方政府对之提供均衡就业服务的漠视现状。一方面,地方政府间要建立相应的利益协调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例如在农民工培训方面,各个地方政府可以选择有本地资源优势的培训项目,形成专业化培训,以满足周围城市这一技能务工人员的需求。这不仅将降低地方政府的培训成本,同时也将提高地方政府培训工作的质量。此外,还可以选择创新地方政府间的补贴政策,在本地经受培训后的务工人员去异地从事与培训内容有关的工作,异地政府需返回相应的培训补偿费用。这一政策规定解决了培训地地方政府的后顾之忧,从而也将促使就业服务的均衡化发展。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利用现代化的手段促进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协调发展。目前,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交流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的发展给政府管理中的关系处理带来深刻和重大影响,也是地方政府关系协调出现新的特点。地方政府之间通过利用现代化的技术通讯手段,交往更加广泛,合作领域也更加扩大。在就业服务供给方面,通过互联网功能,各地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实现就业信息的共享。每个地区的用工需求以及每类岗位的供需状况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及时传达到每个地方政府,一方面可以促使地方政府根据劳动力供需情况及时调整培训项目,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的引导劳动力就业。通过就业信息体系掌握不同区域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外出意向、迁移数量和流向以及了解沿海地区和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用人需求,可以把不同区域和城乡之间的劳动力供求状况进行有效衔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形势,对劳动力市场及时做出相应调整,保持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相对稳定。
  
  (作者系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研究员。本文原标题为《论政府对农民工就业服务能力的现代化取向》,内容有所删减。原文系全省改革进行时的“思与行”暨第六届湖南省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一等奖论文。)
  
  (本成果系湖南省科技厅软科学一般项目《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以湖南省为研究对象》(2012ZK3153)、湖南省社科规划课题一般项目《新型城镇化视阈下湖南小城镇发展研究》(13YBB215)阶段性成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红网

作者:王雪珍

编辑:程赛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6/01/13/388680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