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省城镇化正处于快速推进阶段。到2015年,城镇化率将超过50%,经济社会活动的空间分布将进入以城市为主的新时期。为顺利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反思以往的城镇化实践,分析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结合省情实际选择我省新型城镇化的模式与路径。
一、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
过去200多年来,全球城市发展突飞猛进。按照联合国的统计数据,世界城市化率已从1800年的3%,1900年的13%,提高到2011年的52.1%。截止到2011年底,全球总人口69.74亿,生活在城市的人口已达36.32亿。综观世界城市化进程,在众多因素综合作用之下,城市化和城市发展呈现出5个明显的趋势:
1、大城市的人口集中趋势日益明显。人口是决定一个城市产业规模和内需的关键指标。1970年至2011年,世界上居住在50万人以下城市的城镇人口比重,由61.6%下降为50.9%,50万至100万人的城市人口比重由9.4%提高到10.1%,100万至500万人的城市人口比重由18%提高到21.3%,500万至1000万人的城市人口比重由8%下降到7.8%,1000万人以上城市的人口比重由2.9%提高到9.9%。各种预测表明,预计到2025年,50万人以下城市人口比重还将下降8.5个百分点,100万人以上城市人口比重还将提高7.6个百分点,其中1000万人以上超大城市的人口比重将上升3.7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表明,未来城镇人口越来越向大城市特别是超大城市集中。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预测,2025年全球人口规模过千万的超大城市将达到27个。
2、大城市的经济集聚效应愈益突出。根据世界银行发表的《2009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生产活动都集中在大城市。按GDP排名的世界前30位城市,其总产出约为世界总产出的16%,而前100位城市的总产出则将近占到25%。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如东京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其不足日本总面积4%的土地上,却创造了1/4左右的GDP;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也不甘人后,如墨西哥市对墨西哥GDP的贡献率达到30%,然而其面积仅为全国面积的0.1%。
3、城市群已成为城市化的主体形态。大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会产生大城市病。大力发展城市群,成为缓解大城市病的药方之一。所谓城市群,是在一定距离内可以频繁往返进行商务活动,以一个或若干个特大城市为龙头,众多中小城市协调分布,城市间由绿色空间相分割,通过高效便捷交通走廊相连接的一种城市空间形态。通过发展城市群,将核心城市的部分功能分散到其他城市中,可有效防止核心城市摊大饼式的扩张,缓解大城市病。此外,城市群内部高效便捷的交通走廊,保障了大城市的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不会因为发展城市群而降低。无数案例证明,城市群是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体形态。例如,美国东北部波士华城市群,以1.5%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8%的人口、创造了24%的GDP;英国伦敦城市群,从伦敦至伯明翰、曼彻斯特、利物浦,在18.4%的国土面积上,集聚了65%的人口、创造了80%的GDP;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由东京、名古屋、大阪三大城市圈组成,在26.5%的国土面积上,集聚了69%的人口,创造了74%的GDP。从国内来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辽中南、中原、长江中游、海峡西岸、成渝和关中等十大城市群,以不到1/10的土地面积,承载了1/3以上的人口,创造了1/2以上的GDP。
4、城市产业向服务化和高端化发展。产业是城市的支撑。纵观世界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呈现出服务化态势,服务业比重不断上升。在资源刚性约束下,世界城市产业在布局、结构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变化趋势。许多城市普遍将原先中心城区的制造业转移到城市的“工业区”或卫星城,中心城区则主要打造成城市的CBD,发展金融服务、文化传播、高级办公、商务及中介服务业。今天,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城市产业高端化、精准化、高效化能力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正呈现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立足点的互联网产业、数字媒体产业、电子商务业、物流业、娱乐业、旅游业、教育培训业、休闲疗养业等各类现代服务业大繁荣的趋势。同时,现代服务业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制造业当中,而制造业也日益重视服务环节,两者相互渗透,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成为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法宝。此外,发达国家中许多在全球化过程中衰落的以制造业为主的城市,有可能因为发展与第三次工业革命相关的尖端制造业而焕发生机,重新获得新的竞争力。
5、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城市化发展的新理念。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社会逐渐开始摈弃主要靠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城市化模式,未来城市化的主流将是“集约和精明”地使用土地和资源,加强环保,实现可持续发展。从国内外城市发展实践看,许多城市都通过发展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转变消费观念、促进科技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等途径和措施,建设节地、节水、节能、节材型城市,使城市发展从粗放式转变为集约式。在城市空间格局构建上,由蔓延式转向紧凑型发展,体现了持续节约的新理念。近年来,许多国家还积极倡导低碳城市化的新理念,探索建设低碳城市,努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方向和亮点。
二、选择我省城镇化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湖南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选择,既要顺应世界城市化趋势,又要适应区域差异较大等省情特点,需要搞好三个协调。
一是城市化水平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从世界城市化发展的经验来看,拉美超前型城市化,带来了严重的“城市病”。而以美日韩等为代表的同步型城市化,注重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同步发展,实现了高质量的城市化进程。目前,我省滞后型城市化使得城市自身发展受到限制、城市生活质量提高缓慢、城市文明向农村扩散受阻,影响了城市化的良性发展。因此,应尽快采取各种措施加快新型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市化和工业化相拥前进,推动城市经济社会良性循环。
二是城市功能要与产业结构优化相协调。城市承担着组织生产和服务城市经济的功能,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城市产业合理发展的进程,是工业从城市中逐渐向外转移、服务业成为城市产业主体的过程。目前,环长株潭地区的城市正在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在工业保持优势的同时服务业发展迅速,相应要加快工业型、服务型和综合型城市建设;大湘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环境较好,特别是近年来已成为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因此要加快建设工业型、综合型城市;大湘西地区资源丰富,要加快建设资源型和综合型城市。
三是城市布局规模要与自然地理人口条件相协调。在城市布局和规模的选择上,应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环长株潭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经济和自然地理人口条件较好、人口密度较高、城镇体系初步形成、城市间联系紧密,应坚持扩容提质并重,进一步建设成为以长沙为核心的特大城市群,形成城市密集区;洞庭湖地区、大湘南地区应依托现有中心城市来壮大城市规模、建设大城市,加强城市间的互通互联,打造新的城市群地区;大湘西地区条件较差、经济基础薄弱且发展不均衡,应致力于建设适度规模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重点小城镇,使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三、我省城镇化发展格局与路径探讨
我省城镇化水平整体偏低,不同等级的城镇规模普遍偏小,不同地区城镇化发展极不平衡。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按照前述三个协调的要求,选择不同的城镇化发展路径,努力解决城镇化发展不足和质量不优的问题。综合考虑城镇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等因素,我省城镇化可按特大城市、大城市群、点状分布的中小城市和重点小城镇四类空间来布局,并选择不同的路径来推进。
一是全力推进长沙特大中心城市建设,增强其集聚辐射功能。长沙市应在近中期内发展成为城区人口过500万的大城市,远期应发展成为人口超1000万的特大城市。在城市空间布局上,宜选择多中心组团、圈层式城市发展路径。近中期可形成3-4个城市中心组团,远期可形成6-7个城市中心,各中心组团以圈层式发展。每个圈层的半径在7公里以内为宜,面积在150平方公里以内,聚集人口150万人左右。从近中期来看,以五一商圈、高铁新城、大河西、星沙为中心,可以形成4个城市中心区。以五一商圈为中心的芙蓉区,要实施提质升级战略,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建设金融街和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以高铁新城为中心的雨花区,要加快路网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与空港城的交通对接,建设高标准的现代商务区、休闲会展区、现代物流园和批发市场群;以大河西先导区为中心的岳麓区,要依托高开区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梅溪湖发展现代服务业,城市集聚辐射功能应努力向南向西延伸;以星沙镇为中心的地区,是长沙市向东向北拓展的新城区,要以长沙经开区为依托,促进星沙与马坡岭、榔梨、永安等地的产业链建设,形成长沙现代工业城,同时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业,配套建设健全完善的商业设施。通过4个中心区的圈层式发展,为远期建设特大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积极推进城市群建设,增强其对全省经济的带动能力。土地不足、资源短缺的基本省情,决定了我省城市化不能采取蔓延型、分散化、低密度模式,而必须走紧凑型、集约化、高密度的道路。要走出一条这样的道路,就应把城市群作为我省城市化的主体形态,在发展城市群的过程中,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为此,要抓住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改革试验的重大机遇,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长沙特大城市为依托,按照经济发展要求,调整三市及周边地区行政区划,完善城市设置,优化空间布局,加快三市基础设施的对接,做大做强长株潭城市群,着力增强其综合竞争力,提高其核心增长极的地位。其次,要发展壮大环长株潭城市群,增强岳阳、常德、益阳、衡阳和娄底5个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再次,要将其他地级市培育成为区域中心城市,以此为前提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区域性城市群。例如,郴州资兴、桂阳、永兴、宜章大十字城镇群,邵阳东部邵东县、新邵县、隆回县、邵阳县城市群,永州祁阳、零陵、冷水滩经济圈,怀化鹤城、中方、芷江和洪江经济圈,湘西吉首凤凰花垣城市带等,都有发展区域性城镇群的潜力。
三是加快建设以县级市和县城为主的中小城市,发挥其统筹城乡的桥梁纽带作用。我省县级市和县城数量众多,大力推动县城提速发展,将极大地提高我省城镇化水平。一方面,一批发展基础较好的经济强县市要率先发展成为人口聚集能力强、城市功能较完善的中等城市。长株潭地区的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醴陵市、攸县、湘潭县、湘乡市要打造成为长株潭城市群的卫星城市;大湘南地区的耒阳市、资兴市、常宁市、衡东县、衡南县、永兴县、桂阳县,要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带动城市发展;洞庭湖区的汨罗市、华容县、沅江市、岳阳县等县市,要抓住生态经济区建设机遇,加快城镇化进程;大湘西地区的冷水江市、邵东县、中方县、芷江县、慈利县,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增强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能力。另一方面,要突出抓好特色县城建设,通过发展特色经济加快县城发展。如凤凰、衡山、新宁、城步、洪江、蓝山等县,要围绕旅游产业带动城镇发展;安化、石门、澧县、临武等县,要通过黑茶、柑橘、葡萄、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促进城镇发展。通过扩大县城规模,引导人口、产业、资本等要素向县城集聚,使更多的县城发展成为中小城市。
四是突出重点搞好小城镇建设,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我省小城镇数量极多,但未来有可能做大做强的小城镇,主要集中在以下四类范围中:一是在城市群里面的小城镇,可以承接大城市的产业外移,比如长株潭周边的系列镇如靖港古镇等;二是人口规模达到2-3万人以上的镇,这样的建制镇要继续扩大人口规模,力争达到5万人以上,然后通过镇改市的方式来做大做强;三是有旅游、文化、工商业等产业特色,或者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小城镇等;四是区位条件突出,特别是能够成为交通节点的小城镇等。要做好这些小城镇的发展规划,实施简政放权、扩权强镇的各项政策,大力引导市场力量有重点地发展这些城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产业集聚能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城镇化的规模和质量。
(作者系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本文转自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
来源:红网
作者:唐宇文
编辑:司马清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