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卫视策划《不可替代的湖南》系列节目,让全国人民重新认识了湖南在抗战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也让湖南人民重新认识自己的先辈浴血奋战的英雄壮举,特别是湖湘大地曾经洋溢的抗战精神。这是一笔宝贵财富,在推动今日的中部崛起中具有无穷的力量。
敢为人先的精神。九一八事变后,长沙爱国青年彭楚珩、胡安悌等即发起成立铁血团,在报纸上刊登启事《洒我沸腾之热血,荡彼东瀛》。这是一种敢为人先的精神。在今日经济新常态下,湖南改革开放的任务更为紧迫和艰巨,必须传承和发扬这种“敢为人先”精神,以问题为导向,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围绕湖南“一带一部”新定位,推动思想解放、体制机制创新和全方位开放。
不屈不饶的精神。常德会战期间缴获的一份日军密件曾经写道:“即至最后一兵,仍握住机枪,伺机反击,其战意之旺盛,可唯前所未见者。”可以说,抗战时期湘人这种宁死不屈的精神和斗志,已经使得日本侵略者闻风丧胆。在湖南实现中部崛起的今天,面对改革道路上的“绊脚石”、“拦路虎”,湖湘儿女就更应传承这种基因,敢于迎难而上,敢于啃硬骨头,敢于去夺取新的胜利和辉煌。
团结一致的精神。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以第三次长沙会战为例,当时湖南的老百姓把日军回撤的路放了水,再用犁将其全部犁成了水田,使得日军机械化部队失灵,难以发挥作用。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抱团取暖,规模经济已经成为新的经济业态。因此,湖湘儿女一定要团结一致,视“中部崛起”为共同使命,凝聚成无坚不摧的力量,将“四个全面”纵深推进。
家国情怀的精神。左宗棠“不成功便成仁”抬棺出征、蔡锷身患绝症仍然坚持领兵奋战等等,就已经显示出湘人浓烈的家国情怀。“七七事变”后,湖湘大地更是掀起“捐款劳军、募捐购机”热潮,一位人力车夫就曾揭开车座木盖,倾其所有的钞票铜板,尽数投入捐献箱。继承和发扬这种家国情怀,湖南跨越发展会更有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有了更加充足的底气。
和平来之不易,和平必须捍卫,和平必须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希望湖南发挥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抓住产业梯度转移和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机遇,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加快形成结构合理、方式优化、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
可以说,美丽的湖南山山水水之中蕴藏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支撑与传承。而今,在“四个全面”蹄疾步稳之际,7200万湖湘儿女更应传承这种精神,发挥湖南“一带一部”的区位优势,奋力谱写湖南中部崛起的新篇章。
文/雪花飘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红网
作者:雪花飘
编辑:程赛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