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昌发军:我们该如何去弘扬中华德孝文化

来源:红网 作者:昌发军 编辑:程赛 2015-06-20 00:01:52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张家界市国学教育研究会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绩?我们该如何去弘扬中华德孝文化呢?本期,“智库在行动”专访湖南张家界市国学教育研究会会长昌发军,听听他对于国学教育的见解。

(昌发军 中华孝文化学会副秘书长、湖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

  
  论道湖南:请问张家界市国学教育研究会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昌发军:张家界市国学教育研究会,自2008年8月8日正式成立以来,迄今已有七个年头。在将近八年的岁月中,本着“回溯源头,传承命脉;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宗旨,用中华文化建设和谐生态美丽乡村,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我们的工作开展到单位、学校、企业、社区、乡村等。弘扬中华德孝文化,有利于提升我们自身的道德素质,有利于稳定现代家庭,有利于提高人的道德素质,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论道湖南:您认为我们该如何去弘扬中华德孝文化呢?
  
  昌发军:我个人认为,弘扬中华德孝文化,主要应当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是首先要从我们自身做起。孔圣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就是说,“身教胜于言传”。所以说,弘扬中华德孝文化,首要要从我们自身做起。现在很多国人常常会指责这个人不讲孝道,那个人缺乏道德,但是我们自己做得如何呢?其实,这也是先“正己”的问题。
  
  二是要从娃娃抓起。当今中国教育界普遍在倡导素质教育,我认为这是对的,但还得明确孝道教育至关重要。现在,很多学生深陷“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的道德危机,而孝道教育进行的正是学会感恩,懂得责任,回报社会的奉献教育。它既抓住了做人的根本,又有很强的针对性。中小学校要让敬老、养老、助老的孝道教育深入学生之心、之行,要使我们的下一代从小懂得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张家界市国学教育研究会自成立以来先后在全国多所学校进行“百善孝为先”的讲座,并且在武陵源区协合中心学校、永定区合作桥中心学校建立国学教育基地,举办“纪念孔子诞辰”、“庆祝中华母亲节”等活动。如今,这两所学校的面貌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孝顺父母和尊敬师长已经蔚然成风。在学校及路上,学生互相碰见或遇上尊长,都会致以鞠躬礼。
  
  三要从家庭抓起。家庭是当今社会的基本细胞,往往是老年人生活的第一场所。目前,许多家庭都是“421”结构:四位老人,一对父母,一个孩子。目前,很多老人对孩子过于宠爱骄纵,致使许多孩子长大后自私自利、缺乏责任心。试想,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没有有意识的孝心教育,他们又怎能有孝心、爱心呢?因此,在家庭,不仅要使家庭成员懂得敬老爱老助老的重要性,更要身体力行地为老年人提供一个精神舒畅的家庭环境。
  
  四要从社区、乡村抓起。立足社区、乡村,广泛开展敬老养老助老道德教育,五年前在张家界市永定区西溪坪街道办事处26个村居评选“十大孝子、幸福家庭”,在禾家村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程与胡家河社区“立家训、树新风”工程等都将孝道融入教育、融入生活,在全社会养成一个孝道、和谐的良好氛围。在慈利县象鼻嘴村建立国学教育基地,并开办为期45天“张家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首期师资培训班。2014年举办多场“铸民族魂,圆中国梦”国学讲座,普及范围四千余人,期间向参加讲座人员免费发放了《弟子规读本》、《伏羲班的启示》、《群书治要》等读物,影响很大。7月5号在慈利象鼻嘴国学教育基地举办为期一个月“伏羲教育全国第三届幼儿师资培训班”。
  
  论道湖南:能谈谈你们在社科普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以及下一步的计划吗?
  
  昌发军:经过多年的传统文化之践行,以及有关社会调查,我们发现中国乡村传统文化教育现状令人担忧。乡村是中国人的灵魂归宿与精神家园,乡村文化教育是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的源泉,乡村建设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社科普及基地的建设,必须认识到令人堪忧的乡村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以张家界永定区沙堤乡板坪村党支部为试点,努力探索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乡村建设,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乡风文明,进行文化强村。通过倡导讲道德、办好事、做孝子、立家风,兴起尊老敬老爱幼之风以及国学教育,在板坪村实现安老怀少,社会和谐良好风尚,将板坪村打造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乡村旅游与农耕文化教育基地。
  
  作者简介:昌发军,中华孝文化学会副秘书长、湖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张家界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湖南张家界市国学教育研究会会长。2005年起参与编纂《中华昌氏通谱》。2006年,受聘于广州《根源》杂志任编委,对国学产生极大兴趣。2007年应邀参加长沙和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2008年为落实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和实践科学发展观,首先在张家界市发起成立张家界市国学教育研究会。在2008至2014等年度市级社科团体“四讲一创”评比活动中,多次荣获先进个人、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红网

作者:昌发军

编辑:程赛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5/06/20/371497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