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湖南省郴州市社科联2014年主要通过哪些工作来推进智库建设、服务发展大局?在智库建设、服务改革发展方面的经验体会是什么?本期,“智库在行动”独家专访郴州市社科联主席陈忠勇,他将一一为您解答。
(陈忠勇 郴州市社科联主席、党组书记,湘南学院客座教授)
论道湖南:请问郴州市社科联2014年主要通过哪些工作来推进智库建设、服务发展大局?
陈忠勇:主要体现在十个方面。一是全力打造“流动讲坛”。为进一步提高全市市民素质,为完成“大干新三年”的目标任务、推动郴州加速起飞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市社科联特举办“流动讲坛”。在郴州市社会科学普及宣传示范基地,以村镇社区居民为主要宣讲对象,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实践工作者和学会研究会等社科工作者进行宣讲,普及宣传的内容主要为党的方针政策、中国传统文化、文明素质和形势教育等。
二是多渠道开展课题研究。市社科联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社会经济发展热点问题,组织专家拟制了2014年课题指南,并在全市范围内指导开展课题立项工作,收到了各县市区委党校和社科工作者报送的大量课题,集中评审后,对围绕郴州发展与民生热点的重点课题进行立项,组织相关专家学者深入开展研究。市社科联向市发改委进行了郴州市“十三五”规划前期重大研究课题的申报,组织专家学者对课题《郴州市的新型城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进行研究。
三是为改革出谋献策。按照湘宣发〔2014〕10号文件要求,市社科联积极参加“为改革攻坚献策‘金点子’征集活动”,组织专家进行专题研究,形成了《对乡村党组织、政府三项改革建议》、《把好发展党员入口关的几点建议》、《解决城区学位紧缺的几点建议》、《中小城市户籍制度改革对策建议》、《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机制建设》等金点子,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出谋献策。
四是为郴州的全面发展服务。根据相关要求,市社科联承担了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7号提案《关于塑造郴州市特色城市文化构建出鲜明城市主题的建议》、市政协四届三次会议第122号提案《关于弘扬东江移民文化促推美丽郴州提案》和第185号提案《关于大力推进文史工作唱响文化郴州品牌的提案》的协办工作,从课题研究、文化宣传、组织保障等方面提供了大力支持,促进了郴州在城市文化、特色文化和文史工作等方面的发展。
五是科普平台进一步拓展。为推动科普工作再上新台阶,市社科联组织社科专家以著作《关键抉择——未来改革思路及发展目标》向省社科联进行了第五届湖南省优秀社科普及读物的申报,并组织湘南起义纪念馆、小埠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等有条件向群众开展社科普及的企事业单位进行了第三批湖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申报工作,为进一步拓宽社科科普平台、普及社科知识打开了新通道。还在我市建立了首批郴州市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基地,为增强我市社科普及力量,加强社科普及载体建设,充分开发和利用社会科普资源,调动社会力量开展社科普及工作的积极性,推进社科普及工作的社会化、群众化、经常化提供了更丰富的平台。
六是积极筹备评选活动。根据《郴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条例》,为调动社科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繁荣社会科学,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市社科联积极筹备首届社科专家和优秀青年社科专家评选活动,通过借鉴其它市州社科联的做法和经验,制订了活动筹备方案和评选方案初稿,为评选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
七是精心编辑《南岭论坛》。市社科联精心编辑了《南岭论坛》,推出了一批以群众路线、改革发展、惠民工程、城乡建设等热点话题为主题的文章,为社科理论交流提供了平台,加大了社会影响力。
八是加强对学会的服务与管理。2014年市社科联批准成立了郴州市演讲协会、湘南起义研究会、郴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究会,注销了郴州市机关党建研究会,优化了社科队伍,并积极开展学会走访活动,以座谈会、实地调研等形式,对学会在科研和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进行了收集与整理,摸清了学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学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进一步加大了对学会的服务支持力度,推动社科大发展。
九是深入基层为群众服务。市社科联深入农村、社区等基层,积极参加帮扶活动,为城乡统筹建设发展、文明城市创建社区网格化管理出人出力,并提供了相关经费支持,为基层群众办实事,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我多次深入走访学会,党组副书记邓力平长期扎根农村、多次深入学校,为群众讲学授课,党组成员刘丙皇深入社区,为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十是积极服务于中心工作。市社科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出人出力,党组副书记邓力平连续两年任市委驻桂东县寨前镇水湾村工作队队长,长期在农村驻点,积极开展帮扶工作,为村民解决实际问题,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党组成员刘丙皇抽调至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担任材料组组长,亲自起草各项重大材料,并负责各单位材料的审核工作,积极为中心工作服务。
论道湖南:请问郴州市社科联在智库建设、服务改革发展方面的经验体会是什么?
陈忠勇: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近年来,郴州市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科学工作,始终坚持把社会科学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坚持在思想上、科研上对社科联和各学会、研究会的活动把关定向,积极向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出题目、交任务、提要求,每年由市委、市政府交办的社会科学研究任务均在3-5项以上,产生的重大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全部被应用到了生产工作的各个领域。同时,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对社会科学的投入,科普和课题研究经费纳入了同级财政预算,并逐年得到了增加,积极用于扶持社会科学的研究,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热情。
二是围绕中心工作。市社科联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大干新三年、再创新辉煌”的目标,集中社会科学优势科研力量协作攻关,推出了一系列的精品力作。以党的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惠民利民信息为主要内容,向老百姓宣传普及社科知识。承担或参与了省社科联、市委、市人大、市政协的课题研究,协助市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的课题立项工作,参与郴州市文史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和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讨论,为党委政府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和决策资源,积极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
三是积极服务基层。市社科联始终坚持利用社科类组织优势和智力优势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各学会、协会、研究会在市社科联的指导下,以解决群众的迫切需求为目标,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比如,伏羲文化研究会多次举行以家庭和谐为主题的大型公益讲课,心理咨询师学会深入机关、社区、学校、部队等地,为广大妇女、青少年和军人举办心理讲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作者简介:陈忠勇,郴州市社科联主席、党组书记,湘南学院客座教授。任《郴州当代人才》、《走进“两城”》副主编,参编《社会主义分配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共产党人风采》、《治理、整顿、改革》等公开出版发行著作。在《湖南日报》、《湖南社会科学》、《学习导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入选《湘籍湘版著作家辞典》。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红网
作者:陈忠勇
编辑:程赛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