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湖南图书馆是首批湖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在推进社科普及社会化、群众化、经常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那么,湖南图书馆是如何发挥馆内资源优势,积极开展社科普及工作,服务广大市民的?本期,“智库在行动”专访湖南图书馆副馆长邹序明,他将对此给出独特见解。
(邹序明 湖南图书馆副馆长)
论道湖南:湖南图书馆是首批湖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在推进社科普及社会化、群众化、经常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请您介绍一下湖南图书馆是如何发挥馆内资源优势,积极开展社科普及工作,服务广大市民的?
邹序明:湖南图书馆拥有300多万实体文献及海量的数字文献,拥有240多名稳定的社科普及工作者,拥有近300万科普服务对象,通过湖南省图书馆学会的行业带头作用,依托文化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国家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等重点文化工程,面向全省开展科普工作。湖南图书馆以稳定读者群为基础,以公益品牌效应为吸引力,以读者的需求为方向,精心打造“湘图展览”、“湘图讲坛”讲座、湘图活动、湘图“百姓课堂”精品科普平台。集合图书馆优质及丰富的文献信息及读者资源,着重向社会大众免费推送,打造省级科普文化传输平台。
一是“湘图讲坛”品牌效应持续发力。湘图讲坛数量创新高,质量稳中有升,并创新讲坛模式,举办“文化沙龙”,继续打造讲坛品牌形象。加强利用社会机构和志愿者的力量,与三湘读书月活动办公室、湖湘大学堂、省卫生计生委、潇湘晨报、三湘都市报等机构广泛合作,邀请了朱建纲、柳肃、龚旭东、郑佳明、郑小瑛等知名专家、学者来馆讲座,湘图讲坛全年举办现场讲座、活动101场,视频讲座366场,其中湘鄂赣皖四省公共图书馆联盟的“高山仰止——湘鄂赣皖名山文化解读”巡回讲座、“4.23世界读书日”阅读专场讲座还通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了与32家市县基层图书馆现场视频讲座直播。全年共计为41163名读者提供了涵盖文学、历史、音乐、艺术、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科普讲座。
二是“湘图展览”社会关注度升温。“湘图展览”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我馆科普“名片”中又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全年共举办展览55场,共有10多万读者参观展览,近距离地领略科学文化知识的魅力。并创新展览模式,组织协调了全省8地的“全国图书馆馆长摄影作品巡展”,继续扩大我馆“湘图展览”的社会影响力。其中不乏一批受读者喜爱的科普精品展,如:航空航天机器人展、中国梦·长沙情迎新年剪纸艺术展、大巧若拙——湖湘古代木雕展、“物以载道·以形焕彩”黄建成作品展、湖南省首届文人书画邀请展、世纪风采——湖南黄埔人物摄影展、江苏·湖南篆刻作品联展等。
三是湘图活动的科普公益形象深入人心。全年通过开展大型读者活动加强与社会力量的合作,树立我馆良好的科普公益形象。抓住活动机会宣传科普知识,全年策划举办活动15场,近2万人参加活动。其中大型活动6场,先后举办了第八届新春文化庙会、“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暨“纪念湖南图书馆110周年物件、故事征集活动”、秉月“悦”读中秋主题活动、过去不会过去——江永知青上山下乡五十周年纪念活动、“阅读点亮人生”全民阅读年会暨全民阅读优秀案例展播、长沙市第四届校园剪纸大赛暨全国校园剪纸邀请赛等。
四是以湘图“百姓课堂”为学校,扩大社会科普受众。湘图“百姓课堂”是湖南图书馆在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方针和湖南文化强省战略的指引下,根据社会文化需求,依托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优势,面向社会大众,打造了一个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课堂以“零门槛”的准入制实现对社会公众进行终身教育,以培训形式向广大市民进行文化知识普及,提升个人修养,保障公民文化权利,服务文化民生,推进湖南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创新。“百姓课堂”通过招募志愿者老师的方式,使一大批具有一技之长的社会大众走上讲台,参与到科普知识分享的公益活动中。全年开设公益性质的培训课程1719门,累计培训4106课时,培训学员10000人。课程设计内容丰富,有书法、美术、摄影、国画、戏曲、声乐等,还开设了养生保健、母婴护理、心理咨询等。特别是下半年创新课程设计,以“6岁的娃娃到83岁的老人都在课堂里面快乐学习”为宗旨。新设了30门手工类,语言类,养生类和年轻人修养交际类的课程,一经推出反响热烈,每班的报名人数爆满。有的老年人在如何使用智能手机的软件的班级里学会了用微信,学会了发微博,他们的子女特地来表示感谢。有的年轻人在关于职业发展,自信人生,心理调节等课程中得到了提升,找到了工作,又成为了“百姓课堂”的志愿者老师。全年共有48000人次报名参加培训,这所“没有围墙”、“没有年龄限制”的学校对扩大社会科普的受众面起到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论道湖南:我们知道社会科学普及的对象非常广泛,不同的社会群体存在不同的需求,比如少年儿童与成年人的兴趣爱好就完全不一样?请问湖南图书馆是如何解决这种受众差异化带来的不同需求?
邹序明:针对不同受众差异化需求和广大市民日新月异的需求,湖南图书馆与时俱进,创新业务工作思路。针对少年儿童和成人这两大群体,开设了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社科普及活动。比如,各阅览室在吸引少儿爱科学、提高外文水平、普及电脑等多媒体知识方面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作为“湖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与“湖南省优秀科普基地”,湖南图书馆一直大力普及科普信息,注重少年儿童的科教服务,定期开展多种多样的科教活动和阅读指导活动,深受广大家长和青少年读者的喜爱。持续打造了8年之久的“开心周末”活动是少年儿童分馆针对0—16岁少年儿童开展的周末读者活动,里面的故事会、手工劳动、趣味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吸引了数十万的少年儿童走进科学热爱科学。今年共举办活动50场,参与人数达万人。推出了“开心周末英语系列”、“新信息技术”系列,活动还注重对少年儿童在加强自身安全意识,了解安全自救方法这方面的教育,与奥的斯电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作举办“奥的斯儿童安全公益图书捐赠暨移动安全课堂活动”共有300余位家长和学生参与,现场发放安全图书160余册,受到家长与媒体的肯定。5月湖南图书馆联合领动科技教育培训学校共同举办了“2014年少儿科技活动周”活动。活动期间,湖南图书馆开展了“中外科技名人”图片展与少儿科普类书籍展;“我是小小机器人高手”活动,邀请孩子们现场观看机器人展示,并动手参与机器人的组建过程,培养孩子们学习思考的能力。
除了少年儿童之外,成人的科普活动也精彩纷呈。我馆外文阅览室的“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是从2013年初起启动的,在不断完善与创新的基础上,更注重社会效益,努力办成一个外语爱好者交流经验、提高水平的活动。全年共计开展“E路前行”英语角活动41期,“外文之窗”书展活动32期,服务读者近2万余人次。活动策划开展突出青少年参与的主体性和教育的引导性的青少儿专场活动,其新颖的呈现形式不断满足广大读者的文化需求,进一步增加了科普活动影响力。开设信息素养公益课,提高市民特别是老年人的信息素养,成为了今年科普工作的亮点。全所策划开展了如“信息安全知识”、“你不知道的微信功能”、“3D打印技术的应用”、“云盘的使用与交流”等培训20场,共有近2000名读者参加了培训。
论道湖南:湖南图书馆的工作给其他的社科普及基地加强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您能谈谈这个过程中的工作经验和体会吗?
邹序明:我主要有四点体会:一是领导重视、科学组织。湖南省文化厅、湖南图书馆领导高度重视科普服务工作,加快推进了“湘图讲坛”讲座、展览及湘图百姓课堂在科普服务方面的建设,实施了一系列大型主题科普讲座、展览、教学等活动,并利用湖南省图书馆学会行业带头优势,依托湖南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湖南省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向社区及全省市县的公众推广,科普活动呈现出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良好发展态势。
二是坚持科普服务“基础更实,特色更优”的原则,全面落实科普服务供给、服务网络建设、服务组织支撑、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等建设任务。年初制定科普工作计划,提出全年科普工作重点,重点中明确量的要求。以公共服务部、专题借阅部和信息服务部为主要部门,有序开展科普服务工作。
三是加强软件、硬件建设,提升科普服务工作的丰富性、广泛性、交互性。推进精品科普讲座、展览及课程建设。在巩固提升“湘图讲坛”讲座、展览及湘图百姓课堂科普服务基础上,推进讲座、展览及课堂科普精品的建设,调研读者在科技方面的兴趣与参加活动的习惯,针对需求及科技热点问题组织开展大型主题科普宣传活动。提质“湘图讲坛”讲座、展览及湘图百姓课堂科普师资建设,初步建成“湘图科普讲师团”,通过现场与网络形式深入全省基层图书馆宣讲科普文化。完善省、市、县三级科普服务网络,依托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以湖南图书馆为中心,以科普资源建设为核心,以优质服务为目标,实现了长沙市及全省科普服务全覆盖。
四是创新科普服务形式,拓展科普服务阵地。充分利用本馆的资源,在总结馆内科普活动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社区、机关学校、部队团体的需求,并加强与他们的合作,以走出去的形式,开展“传统文化经典”亲子共读、计算机基础知识、信息检索知识讲座等活动。以达到吸引公众走进图书馆,走进科学的目的。
作者简介:邹序明,男,湖南图书馆副馆长。近些年来,他通过多种方式参与组织社科普及宣传活动,将社科知识、先进理念普及到基层群众。设计开通的“为政协委员履职服务平台”、“人大代表文献信息咨询平台”、“社科信息规划管理服务平台”开创了全国范围内集“图书馆信息资源查阅、社科文献查询、网上咨询”三位一体的个性化服务平台的先河。连续举办了六年的“新春文化庙会”受到时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路建平同志的高度评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红网
作者:邹序明
编辑:程赛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